印光大師:「持名念佛」是「都攝六根、止息妄念」的妙方

 

佛教正覺同修會的「法主」蕭平實先生,在其著作《無相念佛》中,判定《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的「念佛圓通法門」,必須是去除聲音、文字、圖像、純粹以一個語義或概念作爲所緣境的「憶佛念佛」法門,並說使用「持名」一法「唸」佛,無法做到大勢至菩薩所説的「都攝六根、淨念相繼」:

何以故?憶者無名字、無形相。念者無名號、無聲音。若有名號及聲音,便成了唸佛號、唱佛號。所以念佛圓通章全文不曾說到持名念佛,而說憶佛念佛。

譬如念佛時,口中唱唸佛號,舌根必動;胸腹則因唱唸佛號,必須控制出氣及緊急吸氣,是身根動,鼻根亦受牽動;口唸時凝心傾聽,是耳根動;諸根既動,意根不得不動。如此,即不能算是都攝六根,更談不上是淨念相繼。若在心中默唸佛號,同時憶念於佛,則眼耳鼻舌身等五根雖然不動,卻仍有意根在動。當心中佛號不停地在唱唸時,心中其實是在重覆簡單的妄念。如果是唸「阿彌陀佛」,則一句佛號是四個念、四個聲音;既然有四個念和四個聲音在心中不停地重複著,可知意根尚未攝於不動。既然意根尚未攝於一念而保持不斷,便不能稱為都攝六根、淨念相繼。

所謂淨念相繼,乃指心中的那一念是清淨之念;苦思世俗事即非淨念。即使是思惟善事善法,甚至思惟佛法,都不能稱為淨念。從修定的知見而言,凡是一切的語言文字形相,都是妄念,不名淨念。必須是離卻語言文字形相來憶佛念佛,這個念頭才叫做淨念。這樣憶佛念佛的淨念相繼不斷,才是淨念相繼。如果這個淨念有時被打斷,然後再繼續,也不能稱為淨念相繼,只能稱為淨念斷續。即使只是中斷一秒鐘、半秒鐘,也只能稱為淨念斷續。欲入三摩地(定)者,不但要都攝六根,還得要淨念相繼才成。所以都攝六根、淨念相繼是離相的、是無相的。

蕭平實以上説法,與淨土宗歷代祖師所説全不相符。

1. 蕭平實說《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的「念佛圓通法門」沒有提到持名。事實是,《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沒有說不可以用有相的方式念佛,沒有說「必須消除語言、文字、形象才叫憶念」。「必須消除語言、文字、形象才叫憶念」是蕭平實自己望文生義得出的結論,歷代祖師與三藏經論中都沒有這個説法;

2. 祖師判定「持名念佛」對凡夫來説是都攝六根的最佳法門 ,淨土宗祖師以及《淨土聖賢錄》裏面的往生者大多都是通過稱念阿彌陀佛名號往生淨土(請見下文印光大師的詳細説明);

3. 祖師主張「持名念佛」結合了《楞嚴經》中觀世音菩薩和大勢至菩薩教導的兩種「圓通」的優點:耳根圓通法門最適合娑婆世界凡夫,念佛圓通普適一切衆生;

4. 蕭平實說:「從修定的知見而言,凡是一切的語言文字形相,都是妄念,不名淨念。」從修定的知見來説,修禪定可以用不同的的所緣境,這些所緣境都是有相的,相有粗、細相的差別,沒有妄念、淨念的差別,關鍵是你能不能持續對焦一個所緣境上面,做到「心一境性」。

5. 念佛時所謂的「淨念」,不是蕭平實界定的「離開語言、文字、形象就是淨念」。在不同的念佛法門當中,所謂的「淨念」是指沒有夾雜妄念、沒有偏離所緣境,而每個法門建立的「所緣境」都不一樣,譬如觀像念佛的所緣境是佛的形相;譬如持名念佛的「所緣境」就是一句佛號的四個或六個聲音,倘若在聲音之外夾雜了佛的形象或者其他雜念,就不是「淨念相繼」,而是「淨念間斷」。爲什麽用「淨念」形容這個狀態?因爲在這個狀態,心不起貪嗔癡,相對於凡夫心識散亂的狀態是清淨的。

6. 若從第一義諦的角度來説,實相念佛就是正念真如,正念真如才是真正的念佛,才是「淨念」。真如是「一相無相」,所以《佛藏經》說:「復次,見諸法實相名為見佛。何等名為諸法實相?所謂諸法畢竟空無所有,以是畢竟空無所有法念佛。復次,如是法中,乃至小念尚不可得,是名念佛。舍利弗!是念佛法斷語言道,過出諸念不可得念,是名念佛。」蕭平實用純粹的概念作爲念佛的所緣境,這個純粹的概念還是「有相、有所念、有所得」,只是比「語言、文字、形象」微細而已,所以能夠讓念佛的人區分「我念的是某一尊佛而不是另一尊佛」;既然還有區分有差別,就不能説是「無相」。蕭平實承認他的「無相念佛」不是真的「無相」,只是「少相」而已。「少相」就比「多相」清淨?就比較貼近「實相」?關鍵不是所緣的相是粗是細,如果看清一切相的本質就是無所得、無所有,有相的當下就是無相,即《心經》所説的五蘊——色蘊乃至受想行識蘊——都是空。

蕭平實在其著作《無相念佛》裏面對於<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的錯解,以及對持名念佛的誤判,顯示他不通佛法教理,從未虛心閲讀淨土宗祖師關於念佛的開示,而且不懂修定的原理,更加不懂念佛法門、從未深入實修念佛法門。實修念佛的學佛人,不管目標是親證實相還是往生淨土,務必先參考歷代祖師關於念佛法門、淨土法門的教導。

前文介紹過淨土宗十三代祖師。淨土宗從唐朝的善導大師開始,就提倡佛弟子用持名念佛做為往生阿彌陀佛淨土的專修法門。爲什麽歷代祖師一致推舉持名念佛一法?

1. 諸佛菩薩的名號都具有不可思議功德:《地藏經》中就有提到至心稱念諸佛佛名可得各種不可思議功德。阿彌陀佛的名號痛癢具有無量功德,譬如凡夫至心稱念一聲阿彌陀佛名號能消除八萬億劫生死重罪,菩薩至心稱念阿彌陀佛名號亦可得各種功德,譬如「皆得平等三摩地門」、「應時修菩薩行。清淨歡喜得平等住具諸善根」等(請見《大寶積經》卷17<無量壽如來會>)

2.《觀經》中佛說下品下生人,臨終被眾苦所逼,無法念佛,善知識教他歸命阿彌陀佛,稱念「南無阿彌陀佛」,即可滅罪,十念能生淨土,説明具備至心深刻的信願時,名號不但能滅罪,還是一個不可思議的與佛感應的媒介。

3. 普適衆生的資質:其他念佛法門(譬如《觀經》所説的觀像或觀想法門),其「所緣境」——也就是專注的對象——非常微細,沒有足夠定力的人非常難以把握,無法將心持續聚焦這麽微細的對象上面。持名念佛的所緣境相對較粗,上手容易。(持名念佛普適十方刹土一切衆生,三根普被,但切莫因此而認爲持名是低級的念佛法門。禪宗的四祖道信與五祖弘忍就是按照《文殊般若經》中所教導的念佛法門證入「一行三昧」。)

4. 玄奘與鳩摩羅什大師翻譯的《阿彌陀經》,以及《觀經》的下品下生部分,都有提到將阿彌陀佛的名號作爲念佛的「所緣境」。

除了以上原因之外,印光大師將《楞嚴經》<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納為淨土宗的根本經論,就是因爲持名念佛是一個可以有效「都攝六根」的法門。

印光大師在其回復信衆的信函之中,提到持名念佛結合觀世音菩薩的「耳根圓通」與大勢至菩薩的「念佛圓通」,達到「都攝六根、止息妄念」的效果,如:

「吾人果能具真信切願,如子憶母,都攝六根,淨念相繼而念佛,即是以勢至反念念自性,觀音反聞聞自性,兩重工夫,融於一心,念如來萬德洪名

…… 無論出聲、默念,皆須念從心起,聲從口出,音從耳入(默念雖不動口,然意地之中,亦仍有口念之相)。心口念得清清楚楚,耳根聽得清清楚楚,如是攝心,妄念自息矣。

蕭平實否定「持名念佛」可以「都攝六根」,導致正覺同修會的學員輕視「持名念佛」,認爲「無相念佛」比「持名念佛」高級、有效,放棄了這個祖師大力稱揚,普適性極高,既可確保往生又可通向實相的殊勝法門!

歷代淨土宗祖師德高望重,修行精進,臨終預知時至,往生淨土,許多祖師荼毗後都燒出大量舍利子。反之,蕭平實言行狂妄,造神封神,自稱「三地菩薩、玄奘再世」。要相信祖師的教導還是蕭平實在其著作《無相念佛》裏面那些似是而非、唬騙初學者的説法,有智慧的人應知如何抉擇。

下面摘錄的這篇文章,編者整理了印光大師針對<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持名念佛」都攝六根,「持名念佛」與「耳根圓通」和「念佛圓通」的關係這些話題的信函回答。

********************

 

印光大師論念佛圓通章的聞思修

原文出處鏈接:http://www.fodizi.tw/qt/yinguangdashi/13318.html

印光大師非常重視《楞嚴經·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讚歎弘揚不遺餘力,不僅將此章與淨土四經參而為五,選定為《淨土五經》,而且在對弟子的開示中,隨機指示,反覆闡發「都攝六根,淨念相繼」的念佛妙法。下面彙集大師文鈔的相關開示,分述如下:

一、讚楞嚴經大勢至念佛圓通章為念佛最妙開示

在文鈔續編卷下《淨土五經重刊序(民國二十二年)》中,大師說:「諸大乘經,帶說淨土者,多難勝數。而楞嚴經大勢至念佛圓通章,實為念佛最妙開示。眾生果能都攝六根,淨念相繼以念,豈有不現前當來必定見佛,近證圓通,遠成佛道乎哉。」在文鈔續編卷下《靈岩山篤修淨土道場啟建大殿記》中,大師也說:「楞嚴經大勢至念佛圓通章,實為念佛最妙開示」。

在文鈔續編《大勢至菩薩偈讚》中,大師讚歎:

「勢至菩薩德無疆,輔弼彌陀作慈航。救苦直同觀自在,導西不異普賢王。修因遍用根塵識,證果俱獲圓通常。攝念佛人歸淨土,此恩永劫莫能忘。

「大勢至利生深,專主念佛法門。如子憶母憶世尊,直下即蒙恩。因心果覺兩相契,立刻返本還源。都攝六根妙難論,願遍界流存。」

二、讚「都攝六根,淨念相繼」為念佛最妙方法

在續編卷上《復吳希道居士書》中讚「都攝六根,淨念相繼,乃念佛最妙之法。」在續編卷上《復幻修大師書》中開示:「念佛用功最妙的方法,是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在三編卷二《復張曙蕉居士書八》中,大師說:「都攝六根,為念佛最妙之一法。」三編卷四答俞大錫居士問:「都攝六根,淨念相繼,乃最妙之制心法。

文鈔續編卷下淨土指要:

「至於修持法則,常當如子憶母,行住坐臥,語默周旋,一句佛號,綿綿密密,任何事緣,不令間斷。都攝六根,淨念相繼。能如是者,決定往生淨土!」

文鈔三編卷三復康寄遙居士書一:

念佛法門,以信願行三法為宗。以菩提心為根本。以是心作佛,是心是佛,為因該果海,果徹因源之實義。以都攝六根,淨念相繼,為下手最切要之工夫。由是而行,再能以四弘誓願,常不離心,則心與佛合,心與道合,現生即入聖流,臨終直登上品,庶可不負此生矣!

三、讚都攝六根為念佛秘訣

文鈔三編卷一《復明性大師書》:

「楞嚴經勢至圓通章末後云:‘佛問圓通,我無選擇,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得三摩地,斯為第一。’無選擇者,遍用根塵識大以念佛也。念佛仗佛力了生死。禪仗自力了生死。今人能悟者,尚不可多見。況證四果(藏教)及七信(圓教)乎。(四果七信,方了生死。)都攝六根,入手在聽。無論大聲念,小聲念,不開口心中默念,均須字字句句聽得清楚,此念佛之秘訣也。信願行三,為淨土綱要。都攝六根,為念佛秘訣。知此二者,更不須再問人矣!」

四、將楞嚴經大勢至念佛圓通章選入《淨土五經》

增廣卷一復永嘉某居士書四:

「《楞嚴》五卷末《大勢至菩薩章》,乃淨宗最上開示。只此一章,便可與《淨土四經》參而為五。豈有文長之畏哉。」文鈔續編卷下《淨土五經重刊序》:「而楞嚴經大勢至念佛圓通章,實為念佛最妙開示。眾生果能都攝六根,淨念相繼以念,豈有不現前當來必定見佛,近證圓通,遠成佛道乎哉。故將此章,列於三經之後,而以普賢行願品殿之,以成淨土法門之一大緣起。令諸閱者,知此一法,大暢佛懷,較彼仗自力斷惑證真以了生死者,其難易奚啻天淵懸殊。以故九界同歸,十方共讚,千經俱闡,萬論均宣也。金陵淨土四經板,已經模糊。修淨業者,苦無最清爽之讀本。因為鑄板,以勢至念佛圓通章,附於三經之後,稱為淨土五經。若論法門緣起,宜以無量壽經為首。今為便於讀誦,故以阿彌陀經為首。閱者諒之。」

五、大勢至念佛圓通決疑惑

1、決關於大勢至念佛圓通「念性原生滅,如何得圓通」的疑問

大師在增廣卷一《復濮大凡居士書》中開示:「實際理地,方無生滅。佛事門中,何一非生滅法乎?等覺菩薩,破四十一品無明,證四十一分秘藏,亦不出於生滅之外。是生滅乃生死之根,亦菩提之本,視其人之所用何如耳。都攝六根,淨念相繼。乃以彼背覺合塵之生滅,轉而為背塵合覺之生滅,以期證於不生不滅之真如佛性也。

2、決大勢至念佛圓通不如觀音耳根圓通之疑

印光大師在續編卷下《大佛頂首楞嚴經楷書以供眾讀誦序》中開示:「此經(大佛頂首楞嚴經)為對阿難多聞,及娑婆聞性最利之機,故文殊選擇,唯取觀音。而淨土念佛法門,普逗十方三世一切眾生之機,故列於彌勒之後,觀音之前,以密示其普逗群機之意。否則當列於虛空藏之後,彌勒之前矣。刻論普通法門,必須斷盡煩惑,方可了生脫死,唯上上最利根人,可於現生即了生死。若非此等根性,則或二三四五生,或二三四五劫,或至塵沙劫又塵沙劫,仍在輪迴六道中者,多多矣!以仗自己戒定慧力,斷盡貪瞋癡煩惱惑業,故難。況時丁末法,人根陋劣,壽命短促,知識稀少,魔外縱橫,正見稍虧,即墮魔羂(網)乎!唯淨土特別法門,仗彌陀慈悲誓願,與自己信願憶念之力,於臨命終時,蒙佛接引,往生西方淨土。俾使上上根人,速證無生,即下下根人,亦預聖流。其為利益,何可名言!

此義乃華嚴末後歸宗之一著,切不可以光之人微,而謂為謬妄也!吾人果能具真信切願,如子憶母,都攝六根,淨念相繼而念佛,即是以勢至反念念自性,觀音反聞聞自性,兩重工夫,融於一心,念如來萬德洪名。久而久之,則即眾生業識心,成如來秘密藏,所謂「以果地覺,為因地心,故得因該果海,果徹因源」也。有緣遇此法門者,幸勿忽諸!此是微塵佛,一路涅槃門,況我末法人,何敢不遵循?!」由此可知,大勢至念佛圓通在判教上,屬於淨土特別法門,普逗十方三世一切眾生之機,不可以以通途教理評論。

【 編按:上文的「業識心」可以通指純粹唯識經論與如來藏經論的「阿賴耶識/藏識/如來藏藏識」:

永明延壽大師《宗鏡錄》卷51:「故此阿賴耶識。當何決擇攝。於本論中。作如是說。自性清淨心。因無明風動。心與無明。俱無形相。不相捨離。乃至廣說故。五者。名為業相業識阿賴耶識。所謂根本業相。及與業識。別立以為阿賴耶。(CBETA 2023.Q1, T48, no. 2016, p. 717a12-16)

太虛大師《第十七編 酬對》:「昔有人問予曰:人究竟有無靈魂?我說:「這問題不能直接回答你,因不知你所說的靈魂何所指?還是獨立存在之神我,抑指因緣和合相續生滅而起之八識聚的心識呢?若指前者為靈魂,我則說無。若指後者,假名靈魂,我則說有」。此中特有者為業識,即阿賴耶識之我,應知是從因緣生滅而相續假有的。(CBETA 2023.Q1, TX27, no. 17, pp. a691a10-a692a1)

太虛大師《第二編 五乘共學》:「就一個有情的一期業報,可說生命的起源。佛法說有四有,即本有、死有、中有、生有。由中有入胎,得到生有,構成一期業報的開始。有的經說,最初入胎的心識,成為有生的生命起源,也是就一期業報上講。這最初受生的心識,就是業識;這業識,以唯識學來講,就是阿賴耶識,這就是一期生命的起源。例如十二緣起中無明行識的識,就是一期生命的起源;唯識學就是專指阿賴耶識中的種子,也即最初去受胎的識。有情受一期業報,得一條生命,生命的起源,可以說就是業識。」(CBETA 2023.Q1, TX03, no. 2, p. a114a6-11)

六、特點

1、遍用根塵識大以念佛

印光法師文鈔三編卷一《復明性大師書》:「又楞嚴經勢至圓通章末後云,佛問圓通,我無選擇,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得三摩地,斯為第一。無選擇者,遍用根塵識大以念佛也。」又在增廣卷一《復濮大凡居士書》中開示:「又此念佛雖屬意識,而諸識咸具。不觀上文都攝六根乎?六根既攝,則六識將何為乎?即轉送含藏者,亦唯此事而已。」

2、反念念自性,性成無上道

增廣卷一《復永嘉某居士書五》:《楞嚴》大勢至云:「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得三摩地,斯為第一。」《文殊選圓通偈》謂:「反聞聞自性,性成無上道。」今例之曰:「反念念自性,性成無上道。」

3、勢至反念念自性,觀音反聞聞自性,兩重工夫,融於一心

續編卷下《大佛頂首楞嚴經楷書以供眾讀誦序》:「吾人果能具真信切願,如子憶母,都攝六根,淨念相繼而念。即是以勢至反念念自性,觀音反聞聞自性,兩重工夫,融於一心,念如來萬德洪名。

 

《靈峰蕅益大師宗論》卷3:「(問,文殊亦發願往生,何反揀去勢至。鈔言,耳根不攝念佛,念佛能攝耳根。又何邪。)

荅,法無優劣,機有抑揚,無煩戲論。觀音六根中,從耳根入。勢至七大中,從根大入。論入門,耳根此方獨利。論收機,淨念三根普通。又圓人法法貫徹,耳根淨念,互攝互融。初機耳唯一根,念乃都攝,亦可抑揚。」(CBETA 2023.Q1, J36, no. B348, p. 301a8-12)

4、普被三根

復戚智周居士書二:「如來欲令一切眾生,就路還家,故令二十五聖,各陳宿因。末世眾生,無論上中下根,皆當以勢至念佛法門,自利利人。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反念念自性,性成無上道。」

三編卷二復張曙蕉居士書八

今修念佛法門,當依大勢至菩薩所示,如子憶母之誠心,修都攝六根淨念相繼之實行。果能死盡偷心,則一心不亂,念佛三昧,或可即得。然念佛三昧,乃三昧中王,且勿視為易易。縱不即得,當亦相去不遠矣。都攝六根,為念佛最妙之一法。念時無論聲默,常須攝耳諦聽。此乃合返念念自性,與返聞聞自性之二義而兼修者。返聞單屬自力,返念兼有佛力,則為益大矣。心念屬意,口念屬舌,耳聽屬耳,眼皮下垂,即見鼻端,則眼鼻二根亦攝。五根既同歸一句佛號,身根焉有不恭敬嚴肅之理乎。故知都攝六根,下手在聽。能都攝六根,則心識凝靜而不浮散,便名淨念。以六根既攝,雜妄等念潛消故也。淨念又能常常相繼無或間斷。則念佛三昧,可即得矣。故下曰得三摩地,斯為第一。此大勢至菩薩,以教化九法界一切眾生者。實三根普被,有利無弊也。果肯依之而修,當必有觀行相似等利益可得也。

七、方法

1、攝心之法,莫先於至誠懇切

增廣卷一復高邵麟居士書四:「至於念佛,心難歸一。當攝心切念,自能歸一。攝心之法,莫先於至誠懇切。心不至誠,欲攝莫由。既至誠已,猶未純一,當攝耳諦聽。無論出聲、默念,皆須念從心起,聲從口出,音從耳入(默念雖不動口,然意地之中,亦仍有口念之相)。心口念得清清楚楚,耳根聽得清清楚楚,如是攝心,妄念自息矣。

2、攝耳諦聽,即是攝六根之下手處

續編卷上與張靜江居士書(民國二十四年):「念佛之要,在於都攝六根。當念佛時,攝耳諦聽,即是攝六根之下手處。能志心諦聽,與不聽而散念,其功德大相懸殊。此法無論上中下根人皆可用,皆可得益,有利無弊,宜令一切人皆依此修。

三編卷二《復常逢春居士書七》:「念佛下手,最要莫過於聽。聽則心沉而一,所謂都攝六根,淨念相繼者。」三編卷四答善熏師問:」無論大聲小聲默念,總要自己聽自己之佛聲。默念中亦仍有聲,故亦須聽。能常聽,心自歸一。此念佛最妙之法也。

文鈔續編《大勢至菩薩像讚》:

如子憶母勤念佛,都攝六根耳聽著。若依大士此開示,因心各得契果覺。

3、都攝六根之前,尤當先攝二三根

三編卷四《淨土法門說要》:「大勢至念佛圓通章云,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得三摩地,斯為第一。則知念佛之法,當都攝六根。都攝六根之前,尤當先攝二三根。二三根者,何也。即耳口心是也。將南無阿彌陀佛六字,一句一句,一字一字,口中念得明明白白。心中念得明明白白。耳裡聽得明明白白。稍有不分明處,即是不真切而有妄想(只念不聽,易生妄想)。念佛固要字句分明,不加思索。其他看經亦然。……故知用功之道,端在專攝,不事情想。若無思想,那有邪見?邪見既無,即是正智。」

4、勿用觀心念法,當用攝心念法

續編卷上復楊煒章居士書:「當依一函遍復所說,生真信,發切願,志誠懇切,念佛名號。勿用觀心念法,當用攝心念法。楞嚴經大勢至菩薩說,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得三摩地,斯為第一。念佛時,心中(意根)要念得清清楚楚,口中(舌根)要念得清清楚楚,耳中(耳根)要聽得清清楚楚。意,舌,耳三根,一一攝於佛號,則眼也不會東張西望,鼻也不會嗅別種氣味,身也不會懶惰懈怠,名為都攝六根。都攝六根而念,雖不能全無妄念,較彼不攝者,則心中清淨多矣,故名淨念。淨念若能常常相繼,無有間斷,自可心歸一處。淺之則得一心,深之則得三昧。三摩地,亦三昧之別名,此雲正定,亦云正受。正定者,心安住於佛號中,不復外馳之謂。

正受者,心所納受,唯佛號功德之境緣,一切境緣皆不可得也。能真都攝六根而念,決定業障消除,善根增長。不須觀心,而心自清淨明瞭,又何致心火上炎之病乎。汝以極重之業力凡夫,妄用觀心之法,故致如此。觀心之法,乃教家修觀之法,念佛之人,不甚合機。都攝六根,淨念相繼,乃普被上,中,下,若聖若凡,一切機之無上妙法也。須知都攝,注重在聽。即心中默念,也要聽。以心中起念,即有聲相。自己耳,聽自己心中之聲,仍是明明瞭了。果能字字句句,聽得清楚,則六根通歸於一。較彼修別種觀法,為最穩當,最省力,最契理契機也。」

5、都攝六根

續編卷上復幻修大師書(民國二十三年):「念佛的宗旨,是生真信(即信),發切願(即願),專持佛號(即行,信願行三,為念佛宗旨)。念佛用功最妙的方法,是都攝六根,淨念相繼。都攝六根者,即是念佛之心,專注於佛名號,即攝意根。口須念得清清楚楚,即攝舌根。耳須聽得清清楚楚,即攝耳根。此三根攝於佛號,則眼決不會亂視。念佛時眼宜垂簾,即放下眼皮,不可睜大。眼既攝矣,鼻也不會亂嗅,則鼻亦攝矣。身須恭敬,則身亦攝矣。六根既攝而不散,則心無妄念,唯佛是念,方為淨念。六根不攝,雖則念佛,心中仍然妄想紛飛,難得實益。若能常都攝六根而念,是名淨念相繼。能常常淨念相繼,則一心不亂,與念佛三昧,均可漸得矣。」

續編卷上復修淨師書

「欲攝妄念,第一要心存恭敬,常若身在佛前,不敢起別種念想。第二要字字句句,心裡念得清清楚楚,口裡念得清清楚楚,則妄想自漸漸消滅矣。即默念,也要聽。以心一起念,即有聲。自己的耳,聽自己心裡的聲,仍然明明瞭了。楞嚴經大勢至菩薩云,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得三摩地,斯為第一,注重在聽。六根,即眼,耳,鼻,舌,身,意。心,即意根。口,即舌根。聽,即耳根。心念,口念,耳聽,此三根一攝,眼也不會東張西望,鼻也不會聞別的氣味,身也不敢放逸懈怠,故名都攝六根。都攝六根而念,自無污雜妄念,故名淨念。淨念,必須要常常相繼不斷,故名淨念相繼。能淨念相繼,久而久之,則得念佛三昧。此都攝六根,淨念相繼,為得三昧之第一妙法。故云,得三摩地,斯為第一。三摩地,即三昧之別名。如此念之,決有淨念常存,妄念全無之一日。」

6、十念記數念佛

為利初機,大師比較各種攝心念佛方法利弊,發明十念記數念佛法,作為入念佛圓通之方便。

三編卷一復丁福保居士書四:「念佛聲默,須視其地其境何如耳。若朗念無礙者,宜於特行念佛儀軌時朗念。然只可聽其自然,不可過為大聲。過為大聲,或致傷氣受病。倘所處之境地不宜朗念,則只可小聲念,及金剛持。其功德唯在專心致志,音聲猶屬小焉者耳。除特行念佛外,若終日常念,固宜小聲念,金剛念,默念。以朗聲常念,必至於傷氣。未證法身,必須調停得中,方可唯益無損耳。朗念費力,默持易昏。散持雖亦功德難思,較之攝心淨念,何啻天淵。光於此數則,曾頗費研窮。去歲得一巧方便法,書示知己,皆同讚歎。若已成片,固不須此。若未成片,及一切初機用之,皆無不宜,唯益無損。」

增廣卷一復高邵麟居士書四:

至於念佛,心難歸一,當攝心切念,自能歸一。攝心之法,莫先於至誠懇切。心不至誠,欲攝莫由。既至誠已,猶未純一,當攝耳諦聽。無論出聲、默念,皆須念從心起,聲從口出,音從耳入(默念雖不動口,然意地之中,亦仍有口念之相)。心口念得清清楚楚,耳根聽得清清楚楚,如是攝心,妄念自息矣。如或猶湧妄波,即用十念記數,則全心力量,施於一聲佛號,雖欲起妄,力不暇及。此攝心念佛之究竟妙法,在昔宏淨土者,尚未談及。以人根尚利,不須如此,便能歸一故耳。印光以心難制伏,方識此法之妙。蓋屢試屢驗,非率爾臆說。願與天下後世鈍根者共之,令萬修萬人去耳。所謂十念記數者,當念佛時,從一句至十句,須念得分明,仍須記得分明。至十句已,又須從一句至十句念,不可二十、三十。隨念隨記,不可掐珠,唯憑心記。若十句直記為難,或分為兩氣,則從一至五,從六至十。若又費力,當從一至三,從四至六,從七至十,作三氣念。念得清楚,記得清楚,聽得清楚,妄念無處著腳,一心不亂,久當自得耳。須知此之十念,與晨朝十念,攝妄則同,用功大異。晨朝十念,盡一口氣為一念。不論佛數多少。此以一句佛為一念。

彼唯晨朝十念則可,若二十、三十,則傷氣成病。此則念一句佛,心知一句。念十句佛,心知十句。從一至十,從一至十,縱日念數萬,皆如是記。不但去妄,最能養神。隨快隨慢,了無滯礙。從朝至暮,無不相宜。較彼掐珠記數者,利益天殊。彼則身勞而神動,此則身逸而心安。但作事時,或難記數,則懇切直念。作事既了,仍復攝心記數。則憧憧往來者,朋從於專注一境之佛號中矣。大勢至謂:「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得三摩地,斯為第一。」利根則不須論,若吾輩之鈍根,捨此十念記數之法,欲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大難大難。又須知此攝心念佛之法,乃即淺即深,即小即大之不思議法。但當仰信佛言,切勿以己見不及,遂生疑惑,致多劫善根,由茲中喪,不能究竟親獲實益,為可哀也。掐珠念佛,唯宜行住二時。若靜坐養神,由手動故,神不能安,久則受病。此十念記數,行住坐臥皆無不宜。臥時只宜默念,不可出聲。若出聲,一則不恭,二則傷氣。切記切記。」

 

arrow
arrow

    瑯琊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45)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