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菩提路》(五之二十九):張志成——蕭平實混淆經論裏面的兩種「因」——「生因」、「建立因」,以及兩種「所依」——「持種依」、「迷悟依」

jopeel-quimpo-qP4A-5EloaM-unsplash.jpg

01.

【琅琊閣】:前幾篇文章强調唯識經論的第八識不等同如來藏經論的如來藏——第八識的種子出生一切現象有為法,如來藏(真如)是無為法,沒有出生有為法的作用。

在唯識經論中,第八識與如來藏、真如之間的界定其實非常明確,爲什麽經常被混在一起,被誤解為兩個完全等同的概念?《阿毘達磨大乘經》說:「無始時來界,一切法等依,由此有諸趣,及涅槃證得」,

如來藏經論:如來藏是一切法之所依,是善不善因;

唯識經論:第八識是一切法所依,所含藏的種子是一切有為法出生之因緣

如果依文解義,以爲如來藏與第八識都是一切法的「所依」和「因」,就會將如來藏和第八識直接等同。事實上,經論裏面的「因」和「所依」有多重涵義,必須在特定語境和框架下理解,如來藏經論「所依」的語義與唯識經論「所依」的語義不一樣。這是初學者讀經需要特別注意的一個問題。

閲讀佛經,就像編程、會計、法律、工程這些行業,是一個有技術含量的工作,因爲首先這些工作有自己的一套專業用語,初學者需要花大量時間熟悉,才知道這些術語的正確定義。佛教經論,尤其是印度佛教的經論,不但使用一套專業用語,這套語言具有哲學性,體現印度人的邏輯思維,而且被不同人在不同年代翻譯成漢語之後,產生一字多譯,同字不同義等等會造成誤讀混淆的問題,再加上不同經論對名詞(比如「自性」)的定義有別,隨便將佛法名詞互相「等於」,不查字典就揣測字義,出錯的概率非常高。

【張志成】:爲什麽要寫這麽長的一篇文章,釐清經論中「因」和「所依」的多重意涵?

文章標籤

瑯琊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0) 人氣()

轉載文章:第八識屬於識蘊

clouds-daylight-environment-462146.jpg

舍無由師兄整理

【編按:這段時間,非常感謝大陸和台灣兩岸整理經論資料、在QQ群組和痞客邦踴躍討論和留言的會内會外同修,希望大家繼續互相促進提携,讀經思辨,擺脫過去在正覺同修會内不敢讀經,只依賴親教師、只聽一家之言的學法習慣。

目前QQ上有幾個群組:「無生法忍」實修群、南伽他師兄的辯論群、果西師兄的深法辯論群,這些群組由不同立場的學人建立,有來自正覺的,有反對正覺的,也有第三方的,主要是討論法義,鼓勵實修,交流分享學佛資料或學習心得,大家鬆散自由的聚集在一起,來去自由,不受約束。我們希望跟不同立場的人——支持正覺的,反正覺的,第三方的——可以一起深入經藏、討論法義。學佛修行的過程,不應該只依賴於一個老師,一個團體,多方參訪參究是學佛應有心態,集思廣益,與不同人交流溝通,才能打破固有的觀念和思維模式,從不同人的經驗中提煉適合自己的學習内容、修行方式。

無生法忍實修群QQ號:1146250205

深法辨正交流群:815758684

挺萧破萧法义辩论专群:1046278613】

https://qinxiufuhui.github.io/posts/59074.html

發表於2021-04-08更新於 2021-04-13

文章標籤

瑯琊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28) 人氣()

轉載文章:《識蘊真義》是否誹謗了陳那菩薩?

timelaps-photo-of-waterfalls-697640 (1).jpg

原文鏈接:https://qinxiufuhui.github.io/posts/32834.html

發表於2021-05-05

【正覺同修會蕭平實在】《識蘊真義》竟說「陳那等人的邪說論著」。

然而,窺基菩薩撰《因明入正理論疏》開示:「有陳那菩薩,是稱命世,賢劫千佛之一佛也。 」

1. 《識蘊真義》摘錄

提及陳那菩薩的地方較多,以下僅略錄幾處:

1.1. 摘錄1

如果是久學菩薩,即使尚未通達大乘見道的智慧,只要有了初悟阿賴耶識所得到的根本無分別智,又具備涵文學養而沒有文字障的話,就都不會相信安慧、陳那等人的邪說論著;

文章標籤

瑯琊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06) 人氣()

《琅琊隨筆》(79):我相信黃屏藩發心純善,但是不相信蕭平實清白無辜

simon-matzinger-448263-unsplash.jpg

01.

最近社團法人正覺同修會理事黃屏藩寫了一篇名爲《驚蟄記(1) 《成魔之道——錢、權、宗教神話》之逆行示現》的文章:[1]

弟子黃正藩今於佛前親身作證,並以至誠心立誓如下:弟子於十年內參與所有理監事會議中,未曾聽聞平實導師或會內最高層有隻字詞組於財務上作任何關於勸募、吸金、造假之指示,更遑論作者全文所指陳諸多貪贓枉法之事。以上如有妄言,願受最嚴厲之懲罰。僅此為誓。 

黃理事的主要論點很簡單:身爲同修會理事多年,沒有看到任何可疑財務操作。

根據政府網站的資料顯示,黃屏藩先生從2011-08-25開始擔任社團法人正覺同修會的「理事」,以前的我會認同黃理事的文章,因爲我首先不懷疑蕭平實和正覺,所以會相信一個擔任10年理事職位的人可以證明蕭平實的清白。

對黃理事論點我提出以下質疑:

1. 社團法人佛教正覺同修會每一屆的理事選舉,其實都是蕭平實内定的人選,不然嚴禁攀緣的正覺同修會,投票的會員之中有幾位真的認識和瞭解候選的親教師或是增上班學員,比如黃屏藩先生?

2. 正覺五大機構裏面所有的高層職位,包括社團法人佛教正覺同修會内定的「理事」人選,都是蕭平實信任、認可、欽定的「效忠者」。一個「明心菩薩」或是老師能夠擔任同修會的理事或是基金會的董事,不是因爲他們的人格和能力被會員大衆一致認可,只是因爲正覺法主、「佛陀代言人」蕭平實恩賜他這個職位。能夠得到蕭平實的「恩賜」,只能證明黃屏藩理事「效忠度」達標,無法證明他本身客觀、公正。

文章標籤

瑯琊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5) 人氣()

 《我的菩提路》(五之二十八):張志成——唯識祖師與玄奘菩薩對如來藏的抉擇?玄奘爲什麽不弘揚如來藏法?(下)

1582990567-1682718062_n.png

01. 玄奘取經的歷史背景

【琅琊閣】:上一篇文章指出唯識祖師在後期的論著中徹底揚棄了如來藏概念,玄奘留印返國之後,他選擇翻譯的經論和糅譯的《成唯識論》都承襲唯識祖師的抉擇,與如來藏劃清界限。

這篇文章從玄奘留學印度之前中國佛教異説紛紜的局面,探討玄奘最終的決定。玄奘大師留印學法取經的故事,與正覺同修會所宣傳的僞歷史恰恰相反。玄奘西行之前,他所面對的困惑和爭論就是因爲地論宗南道、北道以及攝論宗,將如來藏思想納入純粹唯識經論,衍生一系列爭論——尤其是阿賴耶識體性和佛性本有還是修成這兩個問題。

玄奘西行的原因牽扯很多歷史因素和法義爭論,本文只能簡單扼要地重點論述,有興趣瞭解細節的讀者可以搜尋網絡資料和市面上相關的論著。

正覺同修會過去幾年製作了兩個關於玄奘大師的視頻:「佛法東來」與「玄奘文化千年路」。這兩個系列視頻中敘述的玄奘歷史,對錯交雜,混入大量胡編亂造的内容,利用玄奘菩薩宣傳正覺的「第八識如來藏」:

《玄奘文化千年路》:

中國當時在佛法文化上所面臨的問題,主要是法師們沒有親證佛法的真實義,而且經論並不完備,於是產生了種種的爭端。中國必須要有人前往印度帶回完整的經論,乃至是悟后如何成就佛道的次第與內容。所以取回彌勒大士所說的《瑜伽師地論》,古稱《十七地論》,這才能夠解決這個問題。......

玄奘法師依著自己親身明心見性等種智的親證,他其實很清楚知道,這些諍論問題背後真正的答案,第八識如來藏祂具有真實存在,卻又如如不動的體性。所以在二轉法輪當中的般若諸經,就是依著這個體性來說真如,用真如來說明這個第八識心。而在第三轉法輪唯識經典當中,例如《楞伽經》所說阿賴耶識,那麼真如與阿賴耶識其實是同一個心,所以玄奘法師相信《瑜伽師地論》的原文,絕對沒有像真諦三藏所說的第九識的這樣的文字。因此他必須要前往印度,去求取《瑜伽師地論》的原典。

文章標籤

瑯琊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11) 人氣()

蕭平實私人正智出版社有限公司誤導讀者:玄奘大師弘揚如來藏妙義?

玄奘弘揚如來藏.jpg

這一篇文章是《我的菩提路》(五之二十七)的補充資料。

上圖是蕭平實私人正智出版社在大陸地區散發的宣傳單張,這個宣傳單子上面的文字,言辭懇切,將正智出版社的作者(蕭平實以及正覺同修護會親教師)塑造為有真修實證,而且「時時恭閲引徵目前電腦所流通之大正藏經典籍」。

最後大字標題——我們弘揚的是聖 玄奘大師的如來藏妙義!

這張宣傳單張上的關鍵字——玄奘、開悟、真實參究、證真如、禪門、净土、菩薩戒。。。就是我們當初被正覺同修會吸引的原因,讓我們以爲找到了學習佛法的一條正路,哪知這家出版社是正覺同修會法主蕭平實與其子女的私人公司,又怎麽會想到抛出這些佛法名詞的同修會和出版社,既不「正」也無「智」,誇大失實,顛倒佛法,誹謗古德,標榜玄奘、宣傳開悟的目的是:

  1. 借玄奘大師的盛名吸引讀者,讓讀者因爲玄奘之名,錯以爲正覺同修會(正智出版社)所説必然正確無誤
  2. 暗示玄奘大師所弘揚的是正覺同修會的「如來藏法」,所悟所證是正覺同修會所説的「明心見性」

「正智出版社私人有限公司」董事蕭平實居士宣傳「玄奘大師弘揚如來藏妙義」,骨子裏是要暗示他就是玄奘再世,可是,蕭平實弘揚的不是 佛所説的如來藏,是用第八識和如來藏包裝的「梵我見」。

根據歷史記載,玄奘法師遊學印度十七年載譽而歸,共帶回梵文原典520夾657部,回國後為唐太宗、高宗所欽重,建長安譯經院,詔譯新經;先後於弘福寺、大慈恩寺、玉華官譯經,在十九年間譯出佛經75部,共1335卷。

下面《大藏經總目錄》將玄奘大師所翻譯的經論,玄奘大師從印度返回大唐之後所翻譯的75部共1335卷佛教經論裏面,其中有阿含、律部、經部、阿毗達磨、般若中觀、甚至净土經典,但是沒有一部是如來藏經論。玄奘所翻譯的雖然大部分是新譯,也有一些是重譯,比如很多人熟悉的《維摩詰經》和《阿彌陀經》,雖有譯本在前,玄奘依然選擇再譯。

玄奘弘揚的是以第八識為一切法所依的純粹唯識經論,不是如來藏經論,下面這個按大正藏分部、經序、卷數分類的玄奘翻譯經論説明一切:

文章標籤

瑯琊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6) 人氣()

南伽他:蕭平實居士對於安慧菩薩的錯謬評判

panoramic-photo-of-bushes-near-pond-158361.jpg

TO  來自正覺會的 @三界唯心萬法唯識、@小迷豆子、@遠山含笑 等諸位朋友 並與 @小花貓   @蘇醫師 乃至 @言者 等諸位 一同探討交流

談到安慧這個問題,我認為現在有必要澄清蕭平實居士對於安慧的幾點誤判和毀損了。

蕭平實居士在其書籍文章中(尤其是在《識蘊真義》一書中)謬說安慧是小乘師,小乘論師安慧冒充大乘菩薩,以二乘法曲解大乘法、誹謗大乘法......  古天竺的小乘法師安慧,與其徒弟西域的般若趜多,他們師徒二人極力否定大乘法......。

這其實已經構成對於安慧菩薩的誹謗了。一些證據略舉如下:

  1. 蕭平實在其《真假開悟》一書中稱讚《大乘阿毗達磨雜集論》:

複次,清淨法界者,諸經諸論中皆曾廣說,總有三百二十處之多,定義較為明確者如下:《大乘本生心地觀經》卷八、《佛說不增不 《佛說無上依經》卷一、《七佛經》卷一、《大乘理趣六波羅蜜多經》卷十、《方廣大莊嚴經》卷九、《佛說佛地經》卷一、《廣釋菩提心論》卷四、【《大乘阿毗達磨雜 卷十三、《究竟一乘寶性論》卷四、《瑜伽師地論》卷八十一、《佛地經論》卷二兩處、卷三一處、卷六一處、卷六一處、卷七一處、卷十一處、《攝大乘論》卷三一處、卷十三有二處、《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讚》卷一、卷二、《金剛般若論會譯》卷三、《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多經疏》卷二、《妙法蓮華經玄讚》卷二、《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卷七十六多處 、《華嚴經明法品內立三寶章》卷二、《宗鏡錄》卷一、卷八十九、《釋淨土群疑論》卷一、《梵網經古跡記》卷一等。 限於篇幅,暫勿一一列舉。

————

請注意:《大乘阿毗達磨雜集論》,這明明白白就是安慧菩薩糅、大唐三藏法師玄奘奉詔譯。

並且,窺基菩薩專門為安慧菩薩的《大乘阿毗達磨雜集論》作述記,名為《雜集論述記》——即:大乘阿毗達磨雜集論述記、大慈恩寺沙門 基 撰。

文章標籤

瑯琊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6) 人氣()

《我的菩提路》(五之二十七):張志成——唯識祖師與玄奘菩薩對如來藏的抉擇?玄奘何時弘揚如來藏法?(上)

jopeel-quimpo-qP4A-5EloaM-unsplash.jpg

01. 佛法與佛教歷史

【琅琊閣】:前面的文章用理論説明兩個系統的差異,這一篇從歷史和文獻的角度探討唯識祖師,包括玄奘、窺基,對如來藏思想的態度。進入主題之前,先重溫前文的重點:

1. 如來藏 ≠ 第八識:如來藏(如來法身)自性清净(無漏)、無爲、不生不滅;第八識有爲、念念生滅、含藏「雜染因(有漏種子)」

2. 如來藏經論與純粹唯識經論兩套難以共融的系統:如來藏經論的法相分類强調的是「因地的染汙VS果地的清净」,「迷VS悟」;唯識經論法相分類嚴謹細緻,在如來法身的界定問題上,清晰劃分「無爲的清净法界(真如)」與「有爲的菩提四智」。

3. 蕭平實的「第八識如來藏」不是如來藏經論的「如來藏」,也不是唯識經論的「第八識」,是一個四不像的、類似梵我的概念

4. 「我」的核心定義:常、一、獨存、主宰。蕭平實的「有不變本體、獨存涅槃、不生不滅、出生萬法」的「第八識如來藏」是一種參雜佛法概念的「梵我」,屬於《成唯識論》所説的「非即蘊非離蘊我」或「離蘊我」

這一篇文章涉及唯識的歷史。

因爲篇幅的關係,我們在這個系列裏面很少談到佛教歷史,其實學佛法應該對佛教歷史具備基本的認識。

文章標籤

瑯琊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8) 人氣()

《我的菩提路》(五之二十六):張志成——蕭平實的「如來法身」是一個「出生四智的梵我」?

jopeel-quimpo-qP4A-5EloaM-unsplash.jpg

琅琊閣】:上一篇文章説明正覺同修會的「第八識如來藏生萬法緣起論」,違背三法印的「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本質上是梵我論。這一篇分析蕭平實如何將梵我論套在唯識的如來法身定義上。

先重溫《三乘菩提之識蘊真義》第096集「佛地之四智圓明」裏面正超老師關於佛地法身的説法:

而這八個識是如何轉識成智的呢?首先就時劫上來說,明心見性只是六、七二識轉識成智,而且只是下品初分轉而已;悟後起修到七地滿足,進入八地時是中品轉,可是也只是只有六、七二識轉生中品的妙觀察智以及平等性智而已,這個前五識以及第八識都還沒有轉。修行必須要直到三大阿僧祇劫滿了以後,成為最後身菩薩,坐在菩提樹下,以手按地而得明心時,六、七二識才轉生上品的妙觀察智以及平等性智;異熟流注生滅斷盡,第八異熟識頓現大圓鏡智,改名無垢識——也就是佛地的真如;然後到了夜後分,旭日將升之前,目睹東方明星眼見佛性的時候,才使前五識頓生成所作智,然後成佛。四智加上佛地八識運作的境界所顯示的清淨法界,佛地無垢識就是以這五法為性,稱為法身;所以,「三身四智」必須要佛地才能夠滿足,並不是第一次明心見性的時候就已經具足了。

【張志成】:正超老師這段話裏面最顯而易見的錯誤就是「有爲、無爲」錯置

錯誤一:正覺認為【無爲的如來藏 = 有爲的第八識】,所以到了佛地【無為的如來法身 = 有為的無垢識】。如來藏經論的如來法身是無爲法,怎麽等同屬於有爲法的無垢識?

如前文指出,如來藏「離有爲相」,沒有有爲的種子,只能等同唯識經論裏的真如,無法等同蕭平實的「有爲種子+無爲本體」的畸形「第八識如來藏」。

錯誤二:第八識在佛地「轉識成智」,如來藏本來就不是有爲、有漏的「識」,它本身就是如來智,也不需要被「轉」;佛地是如來藏脫離客塵煩惱的包裹,法身功能顯現。哪部如來藏經說如來藏會「轉識成智」?

蕭平實將【如來藏 = 第八種子識】,等於將清净、不生不滅、離有為相、屬於無為法的如來藏(如來法身),變成有雜染、有生滅、有為的法,竄改經論對如來藏的定義。

文章標籤

瑯琊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39) 人氣()

《琅琊隨筆》(78):正覺同修會2003年栽贓法蓮法師「妄想一悟即成初地菩薩」!

simon-matzinger-448263-unsplash.jpg

最近寫文章搜尋正覺同修會關於如來法身的説法時,找到2003年正覺出版的《假如來藏》一書。這本書的作者是「台南共修處法義組」,其中對2003年退出正覺同修會的法蓮法師和楊榮燦先生等人所使用的栽贓和詆毀,與最近蕭平實和正覺教團講經上課時使用的手法如出一轍、別無二致。

這篇文章不討論法義對錯的細節,只想説明正覺同修會不管是2003年還是今日,對付所有公開退會者都是使用同一套可恥不堪的手法。

正覺同修會早年曾經發生三次大批核心成員退轉事件,正覺自詡「全球唯一正法」,因此將三次退會稱爲「法難」。第一次大批退會的包括許大至師兄,留下來的核心成員只剩下幾年前因爲侵犯法主職權而身患重病的元老張正圜親教師。法蓮法師、羅玫玲、楊榮燦先生等人的退會發生於2003年,是正覺會内最廣爲人知的「法難」,正覺教團針對此事撰寫多本著作辨正法義,其中一本就是《假如來藏》。

關於法蓮法師和楊榮燦先生的退會事件,蕭平實和正覺教團從2003年到今日,時不時在講經上課時段或文章中「懷舊」一番,目的不過是讓會内學員對幾位「肇事者」產生負面觀感:攀緣、串通、奪權。

會内甚至暗示「肇事者」後來因爲此事的惡果,導致染上惡疾或是誕下身體殘疾的孩子。核心親教師時不時拿出此事做負面教材:

一、法難就是因爲某些人一起喝茶導致,所以不要攀緣,

二、恐嚇學員「誹謗正法、誹謗導師、破和合僧」的恐怖後果。

這種植入恐懼的方式,對一般學員確實有强大的威嚇效果,學員自然服從聽話,自我監察,深恐不慎造下惡業。

文章標籤

瑯琊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