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法皆空」才是最積極向上的思維

landscape-photography-of-body-of-water-near-trees-1114546.jpg

01.

以前讀書一直有個印象:佛教說「萬法皆空」,都是教人放棄世間的一切,遁入空門,所以是個很悲觀厭世的宗教。

這不只是一般人對佛教的理解,或者是電視劇對佛教的演繹,連一些知名的作家和哲學家都持這個觀點。

所以一直都以為,佛法說「萬法皆空」就是一切都不存在,純屬虛幻,毫無意義,不值得留戀追求。

當我認真學佛後,才發現「萬法皆空」不但從科學的角度分析非常合理,而且是最正向的思維。

 

02.

「萬法皆空」的「空」,是大乘佛法「般若中觀系」的核心思想。

般若中觀系的經典,讀者眾多,在民間非常受歡迎,其中最為人熟悉當屬《心經》和《金剛經》。

般若中觀系的開創人龍樹菩薩在佛教曆上地位超然,他撰寫的《中論》就是般若中觀系的根本論,其中的名句「不生不滅、不斷不常、不一不異、不來不出」被稱為「八不中道」。

中觀學說裡面「空」這個字,聽著簡單,其實背後的哲理頗為抽象,即便是學佛人都不一定理解其意,常被誤解。

對「空」的誤會,首先是我們低估佛法的專業,喜歡把佛法當成一般文學、哲學類作品閱讀。

一般人的思維裡面,任何東西不是有就是沒有,不是存在就是不存在。 所以一萬法皆說「空」,馬上就以為是否定存在那一面。

其實佛經裡面的專有名詞,大多來自梵文,有其特定意涵(甚至有多重意涵),大部分都不適合直接意會。 望文生義很容易錯解。

 

03.

般若中觀系的「空」,有三個相關但不盡相同的語意。

但是討論「空」的三個定義之前,必須先瞭解般若中觀裡面的另一個名詞:「自性」。

般若中觀系,從來都沒有否定現象的存在。

我們感知的現象真實存在,它們不斷遷流變動,而且必須與其他現象互相依賴存在,互為條件。

不存在的不是「現象」,是「自性」。

 

04.

我們天生有種錯覺,總是以為在變動的現象裡面有一個恒常不變的個體,中觀稱為「自性」。

比如說,我們看人都覺得她/他有個很穩定的「自我」,看自己當然也如此。 如果得了惡疾,有些人會認為如果死了,會有個靈魂繼續存在,另一些人覺得死了這個「自我」就永遠消失。

般若中觀系指出,所謂的人,不過是一個物質身體和心識的聚合體。

人的身體、情緒、思維不斷改變,而且需要飲食空氣維持生命,沒有一部分是可以恒常不變、獨立存在的。

「空」的第一種意思,是沒有、無的意思。

變動的現象確實存在,但是其中沒有我們想像那個「實有、獨立、不變」的「自性」,或者本體。

 

05.

這個被否定的「自性」更精確的說,有三個特質:

從時間上來說,有自性的東西,是常住的。

從空間來說,它是與其他東西獨立的,有界限的。

從關係上來說,它不需要其他事物為條件,自然存在。

中觀否定的自性,與小乘佛法的「無我」觀念基本上是一樣的,只是把沒有自性從人延申到一切事物。

為什麼佛法要否定「我」或者「自性」的存在?

當我們認定有「自性」,便會進一步產生錯誤的分別,然後生起渴望快樂逃避痛苦的欲望,造善惡業,在輪回中無法解脫。

簡而言之,「自性」是我們不快樂的根源。

在龍樹菩薩的《中論》裡面,「萬法皆空」的表達方式是「無自性」;在玄奘翻譯的《大般若經》裡面,是「一切法無自性」。

 

06.

上面的例子是用人來說明,事實上,我們不但對人產生有「自性」的錯覺,對所有事物都有這種錯覺。

隨便抓身邊任何事物為例,比如窗外的一棵樹,我們會把樹和其他一切切割,將樹看作一個獨立的個體。

這種認知從科學的角度來說,純屬錯覺。

樹需要二氧化碳、陽光和水,沒有外界的環境,怎麼存活? 、如果要細分下去,一棵樹的本質是什麼? 樹葉? 樹根? 樹幹? 說到底,它就是一個組合出來的「聚集體」,而且沒辦法獨立存在。 何來穩定性、獨立性、和恒常性?

物理學把一切事物分析成原子、分子等組合元素。

這些組合元素,不管你分析到多微細的狀態,我們直覺它好像是固定的、不滅的、獨立存在的。

事實上,不管是分子、原子、還是最小的粒子,都是處於不斷變動的狀態。

從現代物理學,尤其是量子物理學來說,波粒二象性和雙縫實驗證明一個粒子可能是粒子,也可能是波。 「測不准原理」證明粒子的動量和位置不可能同時有一個明確的數值。

 

07.

只有通過一次觀察,才能使微觀粒子處在一種明確的狀態中。

這些結論,符合中觀所說,一切事物都沒有我們所認為的穩定性和不變性,這才是「萬法皆空」的正確涵義。

為什麼人不期然就覺得任何人或事物裡面都有一個穩定不變的本質(自性)?

一方面是與生俱來的執著(無量世輪回過程中染上的「毒癮」),另一方面是後天學習而來。

我們從小學習的語言,就是要把事物用名字分類。

科學的分析實驗,也都必須先分類界定,然後開始研究事物之間的關係。

現實生活中,我們必須先假設事物是獨立的個體,否則無法用語言溝通概念。

把所有東西看作一體是無法討論、無法測量任何事情的。

科學憑藉分類、切割概念和物質確實可以達到某一種實際效果,證明物質與物質之間存在可以反復驗證的關係。

科學的實際功效,某程度上加深了我們切割一切的慣性思維。

 

08.

總結以上,「空」的第一個意思是「沒有自性」。

現象本身確實存在,但是必須看清一切現象上沒有那個我們虛構的穩定獨立不變的「自性」。

不執著「自性」的存在,就不會引生出「這個身體/情緒/思想是我,那個東西是我所擁有,我的理論一定是對的。。。 」感覺,從而放棄掌控主宰的欲望,消除無法掌控的無奈和痛苦。

 

09.

中觀系裡面,「空」的第二層意思是空性。

「空性」是名詞,是般若智慧的對境—所觀察的境界。

破除對自我以及對現象上面有「自性」的執著後,現象繼續存在,但是我們不會在上面添加各種本來不存在的概念。

這個時候你在一切現象上看到的,才是它們的真實相狀。 但是由於這個真實相狀無法用語言描述,只能親身體證,經論將之稱為「空性」。

 

10.

「空」的第三層意思涵蓋整體的「緣起性空義」。

《中論》說:「以有空義故,一切法得成,若無空義者,一切則不成」。

為什麼必須有「空義」——也就是沒有不變的「我」和「事物」——一切現象才可能存在?

如果現象是恒常不變,可以自己獨立存在、自然就有的本體,那麼二氧化碳永遠是二氧化碳,不可以經由化學反應被轉變為其他化學物。

相反沒有的東西就應該永遠沒有,不會因為合適的條件彙聚而出現。

換句話說,如果一切現象真的有我們想像的那種不變自體,它們一定是不能變來變去的,那麼這個現象界就是一池死水,永遠靜止不變。

般若中觀令人嘆服之處,就是在科學不發達的年代,竟然將這個真相看得如此透徹。

一切事物「沒有自性」是一個非常「反直覺」的認知。

常人慣性以為必須有實在的東西,一切現象才能成立,中觀的觀點恰恰相反,但是完全符合現代科學。

因為沒有獨立實在的自性,現象需要憑藉各種條件(因緣)生起,一切現象才可以遷流變動,因果才能成立,凡夫才可以修行成佛。

 

11.

中觀思想為什麼這麼被重視?

佛教修行的核心是破執,也就是消除我們對人和事物有不變本體(自性)的認知。

堅持有「自性」就一定造成對某人某物某事的執著。

從心理學來說,我們雖然每天每時每刻都生活在變動中,情緒變、想法變、身體狀況變、同時外界的一切事物無時無刻也都在改變。

人心最矛盾的是,我們只希望往好了變,但是同時又喜歡執著不變:喜歡天長地久的概念,喜歡不變的安全感和確定感,喜歡長生不老,喜歡永遠活在好的感覺裡環境裡。

換句話說,我們的思維是:變好是可以的,但是不能變壞,最好永遠停留在快樂舒服的境界裡。

「萬法皆空」就是要告訴我們,所有人和事本來就不停在變,而且永遠在變,看不清這個事實的人,判斷事情一定會錯,活著一定會痛苦。

 

12.

上面舉的例子——執著身心裡面有一個「自我」、執著事物裡面有不變的本質——可能不容易理解。

因為這類型的「自性見」,在我們的生活當中,猶如電影的背景音樂,不刻意對焦思維,根本不會發現。 這些是潛藏意識深處,不被察覺的預設觀點。

平常聽得到看得到觀察得到的執著,通常表現在人對自己的身份認同和理念上。

比如說某甲的身份認同是「我是一個運動健將」。 突然某天,一個車禍,半身不遂,「運動健將」這個身份認同不再成立,於是非常痛苦,自暴自棄。

比如說我們從小學習薰陶的一些文化觀念、社會觀念、健康觀念等等:不按時吃飯身體會不好;不結婚生子生命就不完整;胖子大多意志力薄弱;忍耐是一種美德;說話一定要有禮貌;黑人的運動神經比白人和亞洲人好。。。。

當這些觀念被他人否定,或是我們被迫要取捨改變的時候,會有不舒服的感覺和內心的掙扎。

堅持不變,是痛苦的根源。

般若中觀的「萬法皆空」不是要我們厭離一切、滅掉自己。

它要我們看清事物的真實相狀,在變幻無常的現象裡面放棄執著永恆。

 

13.

這幾年「斷舍離」成為一種思想潮流;「萬法皆空」正正是「斷舍離」的基礎,不理解「空」的定義,放下的往往只是財物,不是內心深處被堅執的觀念。

很多人讀《心經》和《金剛經》,不知其意。 「萬法皆空」正是這兩部經的綱要,它宣揚的不是負面的、厭世的思想,或是告訴你可以什麼都不在乎。

在佛法來說,「空」就是捨棄錯覺,不斷的向真理趨近,最終到達圓滿無苦的境界。

在人生,能「空」掉執著的人,心胸和思維才會更加開闊,才能隨時拋棄推翻舊有的觀念,不斷追求更好的。

arrow
arrow

    瑯琊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