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菩提路》(五之八):張志成——蕭平實錯解般若中觀「空性、空相、中道」的意涵

 

 

一、般若中觀經論的「一切法空、無自性」教理是破執利器

【琅琊閣】:這一節延續上一篇的討論,繼續探討蕭平實對般若中觀的錯解。進入正文之前,分享這段日子讀《般若經》的一個感觸。

好幾個月前,「平凡世界」師兄問我:爲什麽正覺不講《般若經》?我說,蕭導師其實不懂般若中觀,他講《佛藏經》、《金剛經》、《心經》都是用他自己發明的「第八識如來藏」理論扭曲經文的本意。他强烈執著實有,無法客觀理解《般若經》的旨趣。

這幾篇討論般若中觀的文章,引用了不少《大般若經》的經文,600卷《大般若經》不斷反復闡述的就是「一切法空、無自性、不可得」這個教理,爲什麽需要不斷重複?

佛陀所説的法其實都是一副藥,每一副藥針對的是不同人的病。每個人執著的東西不盡相同,比如有些人喜歡財色、有些人貪口腹之欲、有些人渴望成爲萬衆景仰的大師,有些人偏好虛無主義,有些人奉行享樂主義。

不論你執著的對象是什麽,背後都有一個潛在的假設:「我」是非常真實的。不但「我」無比真實,他人、物質、感受、身份這些東西也非常真實。所以我們在五蘊身心裏面直覺有一個張三、李四、王五的不變本質,在一堆金屬上看到一輛名貴房車,看電視劇都因爲虛構的愛恨情仇感動落淚。正覺人喜歡說五蘊虛妄,說不等於信、不等於隨順、不等於忍可;事實上,我們一眼看出去,覺得所有東西都有個真實、固定、不變的本質——這就是人類與生俱來的錯覺。

龍樹菩薩的《中論》用嚴密的邏輯破斥這個錯覺,而《大般若經》則是用一再重複教理的方式説服我們接受現象裏面沒有一個實有不變本質這個事實——「一切法空、一切法無自性」。學法的人都非常重視《般若經》,因爲執著實有的人非常需要這一劑苦口良藥清熱解毒。

當我們說佛法背俗、佛法難思難議,到底是 佛菩薩所説的「一切法空、一切法無自性、一切法無生」不可思議,還是蕭平實的「第八識真我出生萬法」理論不可思議?

太虛大師在他的文章《佛法總抉擇談》中,將佛法分爲三個體系:般若宗、真如宗、唯識宗。他强調,般若宗的教理簡單,但是對實修來説,般若經的教理最能斬斷執著:

然此三宗,雖各有當,若從策發觀行而伏斷妄執以言之,應以般若宗為最適,譬建都要塞而便於攘外安內故。

若從建立學理而印持勝解以言之,應以唯識宗為最適,譬建都中部而便於交通照應故。

若從決定信願而直趣極果以言之,應以真如宗為最適,譬建都高處而便於瞻望趨向故。

要之、于教以真如宗為最高,而教所成益每為最下,以苟非深智上根者,往往僅藉以仰信果德故。于教以般若宗為最下,而教所成益卻為最高,以若能絕慮忘言者,必成妙觀而發真智故。于教以唯識宗為處中,而教所成益亦為處中,以如實瞭解唯識者,雖或進未行證,而必非僅能仰信故。

阿含佛法與般若中觀闡述的教理是唯識的基礎,如果能正確理解空義,無需鑽研艱澀的唯識教理也能掌握大乘佛法的核心要義,若能依止實修,必有功德受用。

 

二、蕭平實錯解般若中觀「空性、空相」的意涵

【琅琊閣】:這一篇討論蕭平實對般若中觀經論裏面的幾個重要名詞——空性、空相、中道——的錯解。如上所説,蕭平實不管讀哪一部經論,都必然主觀地用他自己的「第八識如來藏」理論解讀經文,不會客觀思維經文要表達的意涵。

我們用蕭導師著作裏面的説法舉具體例子説明。比如蕭導師在《真實如來藏》裏面說:

《心經》的「心」是真實之心、不生不滅之心、金剛心──如來藏、阿賴耶識、無垢識、阿陀那識、種子識、所知依、心。[1]

其實《心經》的「心」,梵語是hdaya,原義為心臟,不是心識(梵語是citta),在此是指「心要」或「心髓」,精華、綱要的意思。此經為《大般若經》之心要,所以名為《般若般羅蜜多心經》。此經的「心」與「第八識、如來藏」一點關係都沒有。

【張志成】:  這個誤會相比於蕭導師下面的説法還算小事:

一定要有互相隸屬的真心與妄心─一個你的見聞覺知心所隸屬的真實心「駐」在色身中─才能夠使見聞覺知的你,繼續出現在同一個色身之內;所以,在見聞覺知心存在的當下,一定是有一個從來都不曾暫時斷滅的真實心同時存,在「身中」。《心經》就是在告訴我們這個道理,說有妄心和真心同時存在於「色身」中,真心與妄心同時同處在運作。

上面所說的就是《心經》在說的眾生心,就是「諸法空相」的意根心和見聞知覺性的六識心。

那麼見聞覺知的妄心,為什麼說祂是「妄」?因為妄心祂不能遍一切時存在,祂不能遍一切處存在,祂不能遍一切界存在,祂也不能遍一切地存在。因為不具足這四種「遍」,所以說祂無常,無常所以叫做「空相」,所以不是般若所說的空性。真實心卻具備了這四種「遍」,體性真實存在,可以讓人在證悟之後現前體驗祂的運作,這四種遍,就是「遍一切時、遍一切處、遍一切界、遍一切地」。但是真實心的法相,衪雖然有真實體性,可以由證悟的人證知而現前體驗衪的體性,卻又是無形無色的空法,不是色法,不是物質的法,所以又叫「空性」。[2]

請注意:蕭導師界定「空性」是第八識;「空相」是意根心和見聞知覺性的六識心。

【琅琊閣】:當蕭平實說「有一個真實、常住的真心駐在色身中」,佛陀在《蛇喻經》說根本沒有任何法是常住不變的。斷我見時「唯有諸蘊可得」,不是去看到一個「真我」然後對比(想象)五蘊虛妄。從般若中觀的角度,蕭平實的「真實、常住的真心」是一種「自性見」。這兩點我們在前面的文章指出過。

張老師,般若中觀經論,比如《心經》裏面的「空性」和「空相」這兩個名詞,與「第八識」有關係嗎?

【張志成】這裏首先就要厘清「空性」和「空相」的正確定義。

《心經》中說:「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密多時,照見五蘊皆空」,意思是:五蘊等「一切有為法的本性」(法性)是「空」——此法性又稱為「空性」,不是蕭導師理解的:「第八識是空性,能出生五蘊等一切法,第八識與五蘊非一非異」。

 「空性」是大乘菩薩行者證悟的目標,唯證乃能相應,無法用語言形容、憑意識推論臆想,所以在勝義諦中以「雙非、八不」這種否定、遮遣方式表達,所以說「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不會用任何肯定式的形容詞,比如蕭導師的「常、恆、真實」表述。

「第八識」在《成唯識論》等唯識經論裏面是有了別功能的有爲法;唯識經論裏面等同「空性」的不是「第八識」,是「真如」——《百法明門論》所界定的無為法。

窺基大師在《成唯識論述記》卷7說:

「故說一切法者,謂有為、無為。依此二(取)無,名之為空,故此二攝法盡。有為即妄分別,無為即空性。」(CBETA, T43, no. 1830, p. 490, b1-3)

從有爲無爲的界定看,空性是無爲法,第八識是有爲法,空性與第八識可以劃等號嗎?《百法明門論》裏面,法不是有爲,就是無爲,何處說有個「有爲無爲結合」的第八識?「空性」是無爲法,不變異,沒有功能,不能出生任何法,怎麽可能是蕭導師的「能生萬法、能了別、能持身的第八識」?

  • 第八識【念念生滅的有爲法】不等於 空性【不變異、無功能的無爲法】

至於如來藏是不是無爲法,與「空性」和「真如」的關係,後續討論如來藏和唯識體系時候會説明。

【琅琊閣】:蕭平實說他的第八識如來藏是實有、真心、有自性的,般若中觀經論裏面的「空性」是「無生、無滅、無自性、不可得」,這跟蕭平實的「第八識如來藏」概念完全相反: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18032 讚般若品〉:「復次,世尊!真如無生故,當知般若波羅蜜多亦無生;法界、法性、不虛妄性、不變異性、平等性、離生性、法定、法住、實際、虛空界、不思議界無生故,當知般若波羅蜜多亦無生。真如無滅故,當知般若波羅蜜多亦無滅;法界乃至不思議界無滅故,當知般若波羅蜜多亦無滅。真如無自性故,當知般若波羅蜜多亦無自性;法界乃至不思議界無自性故,當知般若波羅蜜多亦無自性。真如無所有故,當知般若波羅蜜多亦無所有;法界乃至不思議界無所有故,當知般若波羅蜜多亦無所有。真如空故,當知般若波羅蜜多亦空;法界乃至不思議界空故,當知般若波羅蜜多亦空。」(CBETA, T05, no. 220, p. 968, c10-23)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350:「佛言:「善現!是菩薩摩訶薩安住般若波羅蜜多,觀內空性,內空性不可得;觀外空性,外空性不可得;觀內外空性,內外空性不可得;觀空空性,空空性不可得;觀大空性,大空性不可得;觀勝義空性,勝義空性不可得;觀有為空性,有為空性不可得;觀無為空性,無為空性不可得;觀畢竟空性,畢竟空性不可得;觀無際空性,無際空性不可得;觀散空性,散空性不可得;觀無變異空性,無變異空性不可得;觀本性空性,本性空性不可得;觀自相空性,自相空性不可得;觀共相空性,共相空性不可得;觀一切法空性,一切法空性不可得;觀不可得空性,不可得空性不可得;觀無性空性,無性空性不可得;觀自性空性,自性空性不可得;觀無性自性空性,無性自性空性不可得。(CBETA 2020.Q4, T06, no. 220, p. 798c2-18)

  • 「空性」= 無生、無滅、無自性、不可得

【張志成】:  這裏應該分析一下蕭導師的思維方式:他是怎麽將「空性」等同「第八識如來藏」?

在《大般若經》,「空性」又稱爲「法性」。鳩摩羅什將《中論》裏面「法性」(dharmatā)這個詞翻譯成「諸法實相」:

《中論》卷3:「諸法實相者, 心行言語斷,無生亦無滅, 寂滅如涅槃。」(CBETA 2020.Q4, T30, no. 1564, p. 24a3-4)

「諸法實相」表達的是一切法的真實相狀,但是蕭導師一看到「實相」,就覺得這是在説一個實有的、有自性的、不變的東西,他對「實有」非常執著,連《金剛經》裏面「實語者」一詞他都要説成是「實相語言」,然後再發明一個相對的「虛相語言」:

《金剛經宗通》第四輯:我釋迦如來曾經說一切諸相就是非相,又說一切眾生因此就不是眾生。 須菩提! 所有『如來』都是說真話的人、說實相語言的人......  佛說:「如來說一切種種法相就是非相,又說一切眾生都不是眾生。「這究竟是從現象界的五蘊諸法來說的呢?或者是從金剛心的實相境界來說的呢? 大家可要先判斷正確了,才不會誤解 世尊的語意。「須菩提啊! 如來是說真實語而不是說欺诳語底人,是說實相語言而不是說虛相語言底人,是說如如語而非不如語底人。」也就是說,世尊不會诳騙眾生,所說一定依據親證而說;如來所說的法也是實相界的法,不是現象界中的生滅虛妄法;

只要看到「實」這個字,蕭導師就開始創造佛法,發明「實相語言、虛相語言、實相界的法、虛相法」這些名詞。[3] 這個「虛相、實相」的切割法與他所有的分類法(有爲無爲、勝義世俗、真實虛妄、能生所生)一樣,都是將第八識變成無爲法、實有法、以前在禪三上面,他會强調「第八識是主」。

事實上,第八識與其他七轉識一樣,也只是一個有爲法。蕭導師的這種切割,造成一切法的相對性和不平等性,不符合經論的教理。蕭導師的正覺教團,其制度也是按照這種「階級性二分法」建立,他建立的「佛法」與他建立的「制度」完全一致。

唯識經論在世俗諦說「真如」是「真」,「空性」是「有」,只是强調「諸法實相」不是不存在。「諸法實相」確實存在,所以你可以證得它,但是它本身是完全無法形容、全然不可思議的。這一點非常重要!

【琅琊閣】:《心經》接著說:「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是諸法空相」裏面「空相」梵文是śūnyatālakaa,直接翻譯是空性(śūnyatā)的相貌(lakaa),蕭平實望文生義,六經注我,發明了一個新名詞叫「空相」。

此句中是説一切法「空性」的「相貌」(特徵)就是「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不是蕭導師説的「空相是意根心和見聞知覺性的六識心」這些第八識如來藏出生的有為法。

【張志成】:  正覺學員可能會問:第八識不是有「爲無、無爲」結合的嗎?這就是蕭導師的理論會讓你混亂的地方。般若中觀經論承襲阿含佛法,法只有兩種:1.有爲,2. 無為。沒有「有為+無為」的結合體。《成唯識論》也一樣。

蕭導師建立的「心體無爲、種子有爲」的第八識,其實是他將《成唯識論》與《起信論》的「一心開二門」、《楞伽經》的「如來藏藏識是不生不滅與生滅和合」等幾部經論胡亂稼接概念之後所發明。

百法的前四位,包括第一位的八識心王,都是有為法,只有第五位的真如是無爲法。

《大乘百法明門論》:「如世尊言「一切法無我」。何等一切法?云何為無我?一切法者略有五種:一者心法、二者心所有法、三者色法、四者心不相應行法、五者無為法。」(CBETA 2020.Q3, T31, no. 1614, p. 855b15-18)

百法裏面只有第五種「真如無爲」是無為法,前面的都是有為法。如果阿賴耶識是「有爲無爲」結合體,那與它同屬第一位的其他七識爲什麽不是「有爲無爲」結合體?

 

三、蕭平實錯解般若中觀「中道」的意涵

【張志成】厘清了蕭導師對「空性」、「空相」的錯誤,我們再看看蕭導師及正覺親教師對「中道」的解釋:

八不中道的般若智慧,乃至無量「不」的般若智慧,就是有無量離兩邊的智慧。這裡的離兩邊就是說,世間的一切法都落在兩邊:有無、生滅、斷常,得失、來去、增減,一異、善惡、染淨等等無數的兩邊。

凡是因緣所生法都是落在二法之中,不涉中道。五蘊、十二處、十八界、四念處……等三十七道品,皆都是因緣所生的法,都是不能夠含攝二法而不落一邊者,唯一能夠離兩邊的法是佛法般若中道。

當菩薩親證般若中道心——阿賴耶識,能現前觀察蘊處界諸法虛妄無實,是緣起性空;再以般若智慧觀察阿賴耶識,離一切的兩邊,離生死、斷常、增減,與蘊處界諸法不一不異,能夠入中道。

有所生的世間一切法與能生一切法的法界實相心如來藏,如此才是中道。第八識如來藏不是於三界中「有」的法;也就是說,三界有的法的內容,並不含攝這個非世間心的真實心如來藏。這個真實心不但說祂不是世間心,而且祂還是出生三界有的實相心,所以祂的境界就是實相境界,名為實相法界。……如來藏非三界有,但既是真實存在、有出生萬法的作用,且可以領受體驗,所以又是非無;因為非有非無,所以成就了中道的真實義。

【琅琊閣】:蕭平實的這些説法,在我不懂佛法的時候,聽起來似乎頭頭是道,很有道理,讀不出其荒謬之處。「世間的一切法都落在兩邊:有無、生滅、斷常,得失、來去、增減,一異、善惡、染淨等等無數的兩邊。」這句話根本不是佛法,是蕭平實的凡夫思維——將阿賴耶識和七轉識劃分成兩種不同的法,如同他切割一切法為「實相、虛相」的邏輯。

法本身沒有兩邊或兩種,是人看待法的時候有沒有錯覺,有錯覺才會覺得有兩邊和兩種,沒有錯覺看到的是「平等無二」。

具體説,凡夫因為無明戲論看「世間的一切法」會覺得都落在兩邊;聖者有般若智慧看「世間的一切法」則看到諸法實相、空性、法性、真如──不落二邊的中道沒有二邊的戲論。

  • 凡夫:執著我、法都是真實的,總覺得一切事物裏面都有穩定不變的本質,所以才會給事物添加「生滅、有無……」這些屬性和特質。
  • 二乘聖者:證得「人無我」,看事物就只看到五蘊,沒有「你、我、他、衆生」。
  • 大乘聖者:不但看不到有「你、我、他、衆生」,而且一切事物都是無自性、虛幻的,「如夢幻泡影」,一切事物的本然狀態無法形容,不可思議,沒有「生滅、有無、好壞、得失」。

第八識是有爲現象的其中一種,屬於識蘊,不是「般若中道」,就算你真的能夠看到它,也不是證「空性」

【張志成】:上面正覺的説法其實還有很多錯誤,説清楚要花很多時間。蕭導師的整套法義裏面最嚴重的錯誤就是錯解佛法緣起正理:他將第八識解讀成一個可以脫離「緣起」的「非因緣所生法」,而且將第八識說成是緣起機制」的最高主宰者,說「祂」可以了知七轉識的心行,然後「祂」可以按照緣起法則執行其功能——比如出生一切法、持身等等。

蕭導師所説的「第八識」就是類似一個有覺知的「作者」。

「祂」所出生的法是與「祂」相對的「因緣所生法」。「無餘涅槃中有為法滅盡,第八識如來藏心體獨存」,他的「能知七轉識心行」,恆常、不生不滅、獨存於無餘涅槃、又可以主宰緣起機制的「第八識」,與外道「梵我論」本質上難以區別,從佛法看,絕對是落入「常見」與「我見」

【琅琊閣】:面對蕭平實這種「對錯交雜」的論述,一般對法義不具備深入了解的人根本分不清正覺這種「似梵我的阿賴耶識緣起」與正統唯識學的「阿賴耶識緣起」之間到底有什麽差別!

【張志成】:  首先,要正確了解正統唯識學「阿賴耶識緣起」的意思。

  • 阿賴耶識出生一切法」的意思是:「阿賴耶識是種子識,儲存一切有為法的種子,當因緣俱足了,相關的種子自然會轉變成現行──因緣所生法生起」。

而且,「種子生現行」後,同時會發生「現行熏種子」,阿賴耶識的內容就被改變了,意思就是前念的阿賴耶識滅了,後念一個新熏的阿賴耶識生起,所以阿賴耶識也是一個「因緣所生法」

修行是要將凡夫這個有漏的阿賴耶識轉變成無漏的無垢識,這稱為「轉依」——轉變所依,「所依」就是阿賴耶識。被轉變的是阿賴耶識,不是說意識去模仿阿賴耶識叫做「轉依」。轉依不需要你找到阿賴耶識,當你破除執著煩惱,阿賴耶識裏面的染汙種子自然就被轉變。

【琅琊閣】:正統唯識學的「阿賴耶識緣起」裏面,沒有一個獨立的、可以獨存的「能生者」,和與「祂」相對的可以滅除的「被出生者」。如果有這種對立,就是佛法破斥的「梵我論」、「第一因」。

【張志成】: 未成佛前的第八識是生死輪迴的「總報體」——稱爲「異熟識」。[4]這個「第八識」是十二緣起中的「識」支,「識緣名色、名色緣識」的「識」。既然它是「緣起」鏈條裏面的其中一支,它不是「三界中『有』的法」還會是什麼?

回到前面蕭導師錯解「中道」的問題。

正確的說法是:

  • 第八識是生滅變動的有為法、因緣所生法,不是正覺所說的「不生不滅的實相心」。
  • 《般若經》、《中論》明確說:「一切有為法就是因緣所生法,於勝義諦,皆是不生不滅、非有非無。」不是如正覺同修會所說:第八識所生的世間一切法都落在兩邊,只有第八識是離兩邊──不生不滅、非有非無。
  • 因為有無明、有錯覺,所以一切法才被我們看成落入兩邊,如果有般若智,就能契證一切法包括五蘊、所有八識皆是「不生不滅、不斷不常………」的「八不中道」。
  • 因地第八識不是「般若中道心」,般若中道心只能是「智」——「般若智、無分別智、菩提四智」。
  • 凡夫的「有漏識」會落入兩邊的邊見,見道時的無分別智、佛地的所有無漏八識(四智),才是般若中道心,能親證勝義諦和八不中道的正理。

【琅琊閣】:簡單説,具備般若智的人才能在一切法上現觀「般若中道」。

蕭平實說:當菩薩親證般若中道心——阿賴耶識,能現前觀察蘊處界諸法虛妄無實,是緣起性空;再以般若智慧觀察阿賴耶識,離一切的兩邊,離生死、斷常、增減,與蘊處界諸法不一不異,能夠入中道。

這句話顯示蕭平實完全不懂佛法的正修行。

正確的説法是:現前觀察蘊處界諸法虛妄不實、因緣所生、無我、無自性,離生死、斷常、增減…… 兩邊,才能證得「般若智」。阿賴耶識是有爲法,屬於識蘊,即使真的能觀察它、找到它、看見它的功能,你也不會生起般若智,如果妄想、執著它是實有、不生不滅、恆常不變異,只會生起我見、自性見、法執!

【張志成】:其實正覺學員卡住的地方是蕭導師的「第八識如來藏雙具有爲無為」這種錯誤的「一心開二門」説法。要厘清這個問題,我們必須先討論純粹唯識經論的第八識、如來藏經論的如來藏、以及結合如來藏和第八識的《楞伽經》、《楞嚴經》、《起信論》才能説得清楚。不同經論體系所採用的佛法名詞和理論框架,有很大差異,不可以隨便混用或是互相引證

【琅琊閣】:張老師,正覺一直强調,必須知道第八識如來藏才知道如何生如何死,才可以解脫,才可以開悟,才知道第七識如何做決定,第八識如來藏如何持身。那爲什麽所有中觀經論,包括六百卷《大般若經》,從來都不提第七識和第八識?

【張志成】中觀經論不提第八識、第七識、如來藏,理由很簡單:初地見道破「分別我執」和「分別法執」根本不需要觀察第八識、第七識,見道之前我們也沒有能力觀察到第八識、第七識

唯識經論提出阿含經、般若經所沒有的第八識、第七識,目的不是要你去觀察它們,而是要建立一套圓滿的法義理論來解釋現象與緣起。如《心經》所説,觀行是觀察五蘊(一切法)皆空,不是觀察有一個真實第八識。初地以後,才逐漸有能力去現觀第八識、第七識的功能。

如果說一定要觀察第八識、第七識才能見道,豈不是暗示依《般若經》而修行的人,都無法見道?如果「找第八識所在、現觀第八識」是見道唯一的方法與內容,為何整部六百卷的《大般若經》一個字都沒提到?從常識來想,就知道這種說法多麽不合理。

【琅琊閣】:蕭平實説:二轉法輪的般若時期只宣講如來藏的總相智和別相智,要到了三轉法輪的唯識經論,佛陀才宣講悟後起修的一切種智。[5] 他將空性等同「如來藏的空性」、然後發明「般若總相智、般若別相智」這兩個名詞,用來形容如來藏的總相與個別法相,與唯識的「道種智、一切種智」做區分。600卷《大般若經》的内容涵蓋凡夫到十地的修證内容,蕭平實對般若經論的錯解和貶抑,謗法謗佛,是荼毒衆生的邪教導。[i]

 

總結重點:

  1. 中觀否定一切現象之中有一個恆常、不變、獨立存在的本質——稱爲「自性」,所以説「一切法無自性」。蕭平實認為「第八識如來藏」是真我、實有、能自在獨存,是一種「自性見」!
  2. 中觀經論證悟的是「空性」——一切現象去除我執、法執之後的本然狀態、真相。「空性」與「真如」是同義詞,是「般若智」的所對境。
  3. 「空性」不可思議,唯證乃知,無法用語言表述或是用意識思維,所以經論裏面用「八不中道」的全盤否定方式表達,不會以肯定表述方式形容為一個「常住法」、「實我」、「真我」。
  4. 《大智度論》:「不離有為法而有無為法」——空性是一切法上所顯示的「諸法實相」(法性),與一切法不可分割,不可能獨立存在。蕭平實的「可以獨存涅槃的第八識」不可能是修行所證的無爲法——空性、真如、涅槃。
  5. 《心經》「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正解是「空性的相貌是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不是蕭平實所説的「空相就是七轉識這些第八識如來藏出生的法」。
  6. 「阿賴耶識出生一切法」的意思是:「阿賴耶識是種子識,儲存一切有為法的種子,當因緣俱足了,相關的種子自然會轉變成現行──因緣所生法生起」。
  7. 第八識在《成唯識論》等純粹唯識系經論裏面是「念念生滅、一類相續」的有爲法,不是證悟的目標——不生不滅、恆常不變異的無爲法「空性」、「真如」、「法性」。第八識是有爲現象的其中一種,屬於識蘊,就算你真的能夠看到它,也不是證「空性」。

 

附錄:「不生不滅」的三種語境

第一種語境

勝義諦、非安立諦

對一切法的否定、遮遣式形容方式

第二種語境

世俗諦、安立諦

形容「空性」、「真如」、「涅槃」、「無為法」性質的形容詞。

第三種語境

如來藏系經論

形容如來藏、如來法身的形容詞。這種情況較複雜它的定義與前二種都不同,我們在討論如來藏系時再詳細分析。

 

 

般若中觀經論的「空性」

蕭平實的「第八識如來藏」

世俗諦層次的分類:有爲?無爲?

 

無爲法

心體無爲不生不滅、種子有爲生滅

勝義諦層次的界定

不可言説、不可思議、無自性、不可得、不應戯論

將勝義諦等於第八識如來藏本身,將世俗諦錯誤界定爲蘊處界法

可以獨立存在?

不可以獨立存在:《大智度論》:「不離有為法而有無為法」《解深密經》:「勝義諦相與一切行非一、非異」《成唯識論》:「此圓成實與彼依他非一、非異,法與法性理必應然,勝義、世俗相待有故。」

可以獨立存在於無餘涅槃

有功能?

沒有功能

有了別功能、持身功能、有見分、相分、一因生萬法

是否常住?

在世俗諦屬於「不變異常」

有時說為「非常非斷」,有時說為「不生不滅」

八不中道

形容一切法上所顯示的「空性」不可用二元對立的語言形容,所以不可說有「生、滅斷、常來、去,一、異……」

建立阿賴耶識為離一切兩邊的「般若中道心」,與蘊處界諸法不一不異

 

與一切法的關係

一切法上都可以觀察到空性,空性就是一切法上去除我執法執之後的本然狀態

「空性」只能等同第八識如來藏,七轉識被錯誤界定為「空相」

如何證「空性」?

觀察一切法無我、無自性

用意識找阿賴耶識,再用意識轉依阿賴耶識

 

 

 

 

 

[1] 平實導師《真實如來藏》〈依般若空之精華─心經─證有如來藏〉,頁149

 

[2] 平實導師《心經密意》,頁7-8

 

[4] 《成唯識論》卷3:「又契經說有異熟心善惡業感。若無此識彼異熟心不應有故。謂眼等識有間斷故。非一切時是業果故。如電光等非異熟心。異熟不應斷已更續。彼命根等無斯事故。眼等六識業所感者猶如聲等。非恒續故。是異熟生非真異熟。定應許有真異熟心酬牽引業遍而無斷變為身器作有情依。身器離心理非有故。不相應法無實體故。諸轉識等非恒有故。若無此心誰變身器。復依何法恒立有情。又在定中或不在定有別思慮無思慮時理有眾多身受生起。此若無者不應後時身有怡適或復勞損。若不恒有真異熟心。彼位如何有此身受。非佛起餘善心等位。必應現起真異熟心。如許起彼時。非佛有情故。由是恒有真異熟心。彼心即是此第八識。

又契經說有情流轉五趣四生。若無此識彼趣生體不應有故。謂要實有。恒遍無雜。彼法可立正實趣生。非異熟法趣生雜亂住此起餘趣生法故。諸異熟色及五識中業所感者不遍趣生。無色界中全無彼故。諸生得善及意識中業所感者。雖遍趣生起無雜亂而不恒有。不相應行無實自體。皆不可立正實趣生。唯異熟心及彼心所實恒遍無雜。是正實趣生。此心若無生無色界起善等位應非趣生。設許趣生攝諸有漏生無色界起無漏心。應非趣生便違正理。勿有前過及有此失故。唯異熟法是正實趣生。由是如來非趣生攝。佛無異熟無記法故。亦非界攝非有漏故。世尊已捨苦集諦故。諸戲論種已永斷故。正實趣生既唯異熟心及心所。彼心心所離第八識理不得成。故知別有此第八識。」(CBETA, T31, no. 1585, p. 16, a16-b19)

 

[5] https://video.enlighten.org.tw/zh-tw/a/a12/2576-a12_002

第二個時期則叫作般若方等時,這個階段 世尊演述了般若諸經,像是《大般若經》、《思益經》、《金光明經》、《金剛經》、《心經》等等。世尊開始依著清淨真如,說一切法無自性、無生無滅、本來寂靜,是故自性涅槃;也就是以隱覆祕密說,轉無上正等法輪,以說空來貫穿整個般若時,說諸法本空。但是空並不是空無一物的斷滅,而是空有不二,因為有一個真如,真實而如如不動。在般若時中,佛說了真如實相,也就是自體的總相智,以及在自體上所顯現出來的種種的各別的法相,也就是別相智。般若時期,原本的二乘人開始轉化了自己的心量,陸陸續續地發起了成佛的大心,開始勇於求學佛菩提道,不再只是滿足於二乘的解脫道,所以能夠在 佛的引導下,漸漸的證悟了真如如來藏,所有的人一起聽聞般若的教法而各自得到了自己的見解。大乘的菩薩知道 佛在《般若經》中所說的空就是本心、實相,就是如來藏的空性;但是二乘人聽聞之後,認為空就是二乘所證的寂滅空相。所以這個般若時的教法,它是通於三乘人的,因此又叫作通教,也就是二轉法輪。

接下來是唯識種智時,也就是三轉法輪。經過了二轉法輪時期,有因緣的弟子,一個一個的都漸漸的能夠實證了真如實相,進入了大乘的見道位了。於是 佛開始演說《解深密經》、《勝鬘經》、《楞伽經》等等,主要就是攝受這一些已經證悟的弟子悟後起修道種智,讓這一些的弟子們,除了依於真如自體的總相智、別相智以外,能夠繼續地進修如來藏中過恆河沙數一切種子的智慧,所以叫作一切種智。也就是修行到菩薩摩訶薩─地上菩薩─之後所應修學的內容,所以又叫作道種智。這一些唯識種智的經典,依著一切法無自性的如來藏說真如無生無滅、本來寂靜,說自性涅槃無自性之性,顯示了了義的法相,轉正法輪;依如來藏中過恆河沙數的種子一一功能差別,說五法、三自性,說七種性自性等等自心藏識的智慧。這種三轉法輪的教法,它只針對菩薩,主要是悟後起修的菩薩,所以無法攝受二乘小根器的人,兩者有差別,是不一樣的,因此又把它叫作別教。

 

[i]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401-600)》卷41518 修治地品〉:「「云何菩薩摩訶薩修行[A7]六種波羅蜜多時,從一地趣一地?善現!若菩薩摩訶薩知一切法無所從來亦無所趣。何以故?善現!以一切法無去無來、無從無趣,由彼諸法無變壞故。善現!是菩薩摩訶薩於所從趣地不恃、不思惟,雖修治地業而不見彼地。是為菩薩摩訶薩修行六種波羅蜜多時,從一地趣一地。「云何菩薩摩訶薩修治地業?善現!諸菩薩摩訶薩住初地時,應善修治十種勝業。云何為十?一者、以無所得而為方便,修治增上意樂業,利益事相不可得故。二者、以無所得而為方便,修治一切有情平等心業,一切有情不可得故。三者、以無所得而為方便,修治布施業,施者、受者及所施物不可得故。四者、以無所得而為方便,修治親近善友業,於諸善友無執著故。五者、以無所得而為方便,修治求法業,諸所求法不可得故。六者、以無所得而為方便,修治常樂出家業,所棄捨家不可得故。七者、以無所得而為方便,修治愛樂佛身業,相隨好因不可得故。八者、以無所得而為方便,修治開闡法教業,所分別法不可得故。九者、以無所得而為方便,修治破憍慢業,諸興盛法不可得故。十者、以無所得而為方便,修治諦語業,一切語言不可得故。善現!諸菩薩摩訶薩住初地時,應善修治此十勝業。「復次,善現!諸菩薩摩訶薩住第二地時,應於八法思惟修習令速圓滿。云何為八?一者、清淨尸羅。二者、知恩報恩。三者、住安忍力。四者、受勝歡喜。五者、不捨有情。六者、常起大悲。七者、於諸師長以敬信心,諮承供養如事諸佛。八者、勤求修習波羅蜜多。善現!諸菩薩摩訶薩住第二地時,於此八法應思應學令速圓滿。「復次,善現!諸菩薩摩訶薩住第三地時,應住五法。云何為五?一者、勤求多聞常無厭足,於所聞法不著文字。二者、以無染心常行法施,雖廣開化而不自高。三者、為嚴淨土植諸善根,雖用迴向而不自舉。四者、為化有情,雖不厭倦無邊生死而不憍逸。五者、雖住慚愧而無所著。善現!諸菩薩摩訶薩住第三地時,應常安住如是五法。「復次,善現!諸菩薩摩訶薩住第四地時,應於十法受持不捨。云何為十?一者、住阿練若常不捨離。二者、常好少欲。三者、常好憙足。四者、常不捨離杜多功德。五者、於諸學處常不棄捨。六者、於諸欲樂深生厭離。七者、常樂發起寂滅俱心。八者、捨一切物。九者、心不滯沒。十者、於一切物常無顧戀。善現!諸菩薩摩訶薩住第四地時,於如是十法應受持不捨。「復次,善現!諸菩薩摩訶薩住第五地時,應遠離十法。云何為十?一者、應遠離居家。二者、應遠離苾芻尼。三者、應遠離家慳。四者、應遠離眾會忿諍。五者、應遠離自讚毀他。六者、應遠離十不善業道。七者、應遠離增上傲慢。八者、應遠離顛倒。九者、應遠離猶豫。十者、應遠離貪、瞋、癡。善現!諸菩薩摩訶薩住第五地時,應常遠離如是十法。「復次,善現!諸菩薩摩訶薩住第六地時,應圓滿六法。云何為六?所謂六種波羅蜜多,即是布施乃至般若。復應遠離六法。云何為六?一者、聲聞心。二者、獨覺心。三者、熱惱心。四者、見乞者來不喜愁慼心。五者、捨所有物追戀憂悔心。六者、於來求者方便矯誑心。善現!諸菩薩摩訶薩住第六地時,常應圓滿前說六法,及應遠離後說六法。「復次,善現!諸菩薩摩訶薩住第七地時,應遠離二十法。云何二十?一者、應遠離我執乃至見者執。二者、應遠離斷執。三者、應遠離常執。四者、應遠離相[1]想執。五者、應遠離見執。六者、應遠離名色執。七者、應遠離蘊執。八者、應遠離處執。九者、應遠離界執。十者、應遠離諦執。十一者、應遠離緣起執。十二者、應遠離住著三界執。十三者、應遠離一切法執。十四者、應遠離於一切法如理不如理執。十五者、應遠離依佛見執。十六者、應遠離依法見執。十七者、應遠離依僧見執。十八者、應遠離依戒見執。十九者、應遠離依空見執。二十者、應遠離厭怖空性。「復應圓滿二十法。云何二十?一者、應圓滿通達空。二者、應圓滿證無相。三者、應圓滿知無願。四者、應圓滿三輪清淨。五者、應圓滿悲愍有情及於有情無所執著。六者、應圓滿一切法平等見及於此中無所執著。七者、應圓滿一切有情平等見及於此中無所執著。八者、應圓滿通達真實理趣及於此中無所執著。九者、應圓滿無生忍智。十者、應圓滿說一切法一相理趣。十一者、應圓滿滅除分別。十二者、應圓滿遠離諸想。十三者、應圓滿遠離諸見。十四者、應圓滿遠離煩惱。十五者、應圓滿止觀地。十六者應圓滿調伏心性。十七者、應圓滿寂靜心性。十八者、應圓滿無礙智性。十九者、應圓滿無所愛染。二十者、應圓滿隨心所欲往諸佛土於佛眾會自現其身。「善現!諸菩薩摩訶薩住第七地時,常應遠離如前所說二十種法,及應圓滿如後所說二十種法。「復次,善現!諸菩薩摩訶薩住第八地時,應圓滿四法。云何為四?一者、應圓滿悟入一切有情心行。二者、應圓滿遊戲諸神通。三者、應圓滿見諸佛土如其所見而自嚴淨種種佛土。四者、應圓滿承事供養諸佛世尊於如來身如實觀察。善現!諸菩薩摩訶薩住第八地時,於此四法應勤圓滿。「復次,善現!諸菩薩摩訶薩住第九地時,應圓滿四法。云何為四?一者、應圓滿根勝劣智。二者、應圓滿嚴淨佛土。三者、應圓滿如幻等持數入諸定。四者、應圓滿隨諸有情善根應熟故入諸有自現化生。善現!諸菩薩摩訶薩住第九地時,於此四法應勤圓滿。「復次,善現!諸菩薩摩訶薩住第十地時,應圓滿十二法。云何十二?一者、應圓滿攝受無邊處所大願隨有所願皆令證得。二者、應圓滿隨諸天龍及藥叉等異類音智。三者、應圓滿無礙辯說。四者、應圓滿入胎具足。五者、應圓滿出生具足。六者、應圓滿家族具足。七者、應圓滿種[2]姓具足。八者、應圓滿眷屬具足。九者、應圓滿生身具足。十者、應圓滿出家具足。十一者、應圓滿莊嚴菩提樹具足。十二者、應圓滿一切功德成辦具足。善現!諸菩薩摩訶薩住第十地時,應勤圓滿此十二法。善現當知!若菩薩摩訶薩住第十地已,與諸如來應言無別。」(CBETA 2020.Q4, T07, no. 220, pp. 82b24-83c24)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瑯琊閣 的頭像
    瑯琊閣

    琅琊閣

    瑯琊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