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念篇》的<序>裡面,我講了我家一位友人的學佛心態。 當時我感觸頗深的就是原來一個學法多年的高知識份子,竟然不知道佛法辭典的存在。

上一篇我沒說的是,在跟那位叔叔的談話中,我舉了幾個例子,解釋學佛的難度,所以切勿將佛經當成文學作品閱讀,佛法的名詞背後哲思非常抽象。

他當時很訝異,好像從來沒有人告訴他佛法這麼專業,他自己閱讀佛書,也沒有從中體會佛法的高難度。 或許在他的社交圈子裡,佛法是一種高尚的談資,很多人還不如他知道的多。

學佛人低估佛法的高難度,細思起來是一件非常矛盾的事情。

最初我跟這位叔叔一樣,無知到根本不曾意識這個矛盾。

這樣說吧,我們不懂建築系學什麼,但是尊重工程師,不會自己蓋房子;我們不懂外科醫生的技能,但是尊重他們的專業,做手術不會去找「密醫」;我們不懂法律,所以遇事要諮詢律師,不會打算在法庭上「自辯」。對這些專業,大概沒有幾個人以為自己看一堆書,誦讀一落論文,在家裡土法煉鋼,就能擠進專業人士的層級,考到執業的執照。

到了佛法,我們一邊深切敬仰佛法,極度虔誠,覺得佛法比什麼都高都殊勝,但是到了實際操作上,竟然以為讀幾本經,看一些佛書,跟了幾個師父,就明白所有經論的內容。如果世間的專業學問,需要多年的知識累積和大學與研究所層級的科班培訓,為什麼到了佛法,我們竟然認定科班培訓的學人,因為沒有實修證果,就讀不懂經論?

打個譬喻,如果你今天做心臟搭橋的大手術,手術臺上會出現各種無法預測的狀況,你會讓一個自學成才,土法煉鋼,沒有執照,不曾經過業界其他專業人士考核評定的人幫你做手術? 你肯定他知道血管神經的正確位置?

當然,你可能會說,這個比喻不完全恰當,佛教歷史上不是有很多快速證果的人嗎?

我不否認找對善知識,確實有可能在短期內正確掌握佛法要義,甚至修成禪定或斷我見。 但是,這樣的人遇到這樣的機緣,機率不高。

即使是一個資質非常好、有機緣獲得指導,因此一開始接觸佛法就在短時間內斷我見,獲得解脫的效果,他/她在短時期內掌握的只是與證果有關的核心知識,知識面缺乏廣度深度,不可能拿著解脫果證,就通達大小乘佛法所有經論的所有內容。

為什麼理解佛法的高難度非常重要?

知難,才會用心學習,才會尊重專業,才會認真讀書,讀經的時候不會高估自己,不會隨便假設附會,不會以為讀了某幾部經幾萬遍通達佛法,不會把民俗宗教的信仰方式當作佛陀的教導。

當你真的認清佛法的難度,你對所有的速效證果,都會保持懷疑,對所有深信自己在家無師通經的人,都會打個問號。

理解佛法的難度是一個學法最初就應該具備的觀念。 我在正覺看到的一個現像是,因為習慣了一套簡單的佛法理論,品位被定型,真要改讀「硬核」佛書的時候非常難適應,就像習慣看漫畫小說的人,有一天突然要看西方哲學論文,猶如閱讀有字天書。

後續文章會建立一些觀念,舉一些實際的例子,但是佛法有多難,絕非三言兩語、一朝一日能夠深切體會。

強調佛法的高難度,不是為了澆滅初學者學法的熱情,不是炫耀我所知的皮毛,是想分享一些我學習過程中總結的經驗。

後續的文章,先說明學習佛法必須注意的一些「困難點」,這些「基礎知識」是正確「聞思」——正確閱讀經論——的基本功。

業餘學人時間有限,不需要對這些基礎知識理解得非常通透,但是起碼應該知道它們的存在和重要性。

先列一個佛法難度的粗略綱要(不完整):

1.學法應該瞭解佛教歷史,尤其是印度佛教史

2.大部分佛教文獻的原典不是漢語,而是梵語、巴厘語,甚至藏語,譯者的翻譯理念有別,各家譯本用詞與表述的差異

3.解讀文獻要考慮哪些問題

4.不同佛法體系採用不同理論架構和名詞

具備這些基礎知識,才能避開佛門神棍,辨識重症「法盲」(不要起煩惱,我以前也是法盲大家庭的一員),繞過彎路歧途,提升學法的視野。

上一篇那個學法故事,還沒有說完。

聊過幾次佛法之後,我嘗試跟那位叔叔解釋:如果你真的喜歡佛法、尊重佛法,應該花一些時間弄清楚佛經在說什麼。 如果一知半解,就亂用佛法名詞,那不是尊重,感覺像是利用佛法,在佛法上面刷存在感。

沒有正確的理解談不上真正的尊重。

正確理解佛法的第一步就是正視佛法的難度。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瑯琊閣 的頭像
    瑯琊閣

    琅琊閣

    瑯琊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