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autiful-clouds-conifers-1064162.jpg

 

涅槃有幾種?

二乘經典中阿羅漢證得是有餘涅槃和無餘涅槃。 二乘涅槃指的就是沒有煩惱、貪嗔癡、苦的寂滅境界。

大乘經典中有四種涅槃。玄奘菩薩的《成唯識論》界定以下四種涅槃:

謂大涅槃,此雖本來自性清淨,而由客障覆令不顯。 真聖道生,斷彼障故,令其相顯,名得涅槃。 此依真如離障施設,故體即是清淨法界。 [1]

涅槃義別,略有四種:

一、本來自性清淨涅槃,謂一切法相真如理,雖有客染而本性淨,具無數量微妙功德,無生無滅湛若虛空,一切有情平等共有,與一切法不一不異,離一切相、一切分別。 尋思路絕名言道斷,唯真聖者自內所證,其性本寂故名涅槃。

二、有餘依涅槃,謂即真如出煩惱障,雖有微苦所依未滅,而障永寂故名涅槃。

三、無餘依涅槃,謂即真如出生死苦;煩惱既盡余依亦滅,眾苦永寂故名涅槃。

四、無住處涅槃,謂即真如出所知障,大悲、般若常所輔翼,由斯不住生死、涅槃,利樂有情窮未來際,用而常寂,故名涅槃。 一切有情皆有初一,二乘無學容有前三,唯我世尊可言具四。 [2]

 

上文的意思是,涅槃是根據「真如」被煩惱障、所知障覆蔽的狀態而建立的。

當真如被二障所遮蔽時(凡夫位),涅槃的「相」無法顯現。 但是論中說,凡夫的真如是「本來自性清淨涅槃」:真如本來清淨,但是被煩惱障、所知障遮伏。

證阿羅漢果,滅除煩惱障時,真如離開煩惱障(還未離開所知障)。 但是還未死亡前,仍然有五蘊身存在,雖有身體的苦,但心理無苦,所以叫「微苦所依",此時「有餘依涅槃」的相顯示出來。

阿羅漢死後,五蘊身消失,真如離開煩惱障加上本來余留的微苦所依也沒有了,此時「無餘依涅槃」的相顯示出來。

成佛時,滅除煩惱障與所知障,真如離開所有客障,此時「無住涅槃」或「大涅槃」的相顯示出來。

涅槃本來的意思是「貪瞋癡煩惱寂滅」、「眾苦寂滅」的解脫境界,所以真正的涅槃解脫是指後三種涅槃。

《成唯識論》則採取「寂滅」的意義而定義四種涅槃。

凡夫未得寂滅解脫,為什麼說有「本來自性清淨涅槃」這種涅槃呢?

這是因為後三種涅槃,是以「真如離開二障的程度以及有為法存在的狀況」而施設的,其中不變的因素是「真如」。

真如是本性清淨、不生不滅的無為法,說它與有為法「不一不異」,意思是它與有漏、無漏有為法相待而有。

宇宙的一切現象(常稱為「一切法」)有一體兩面:變化生滅的一面叫「有為法」;不生不滅、恒常不變異的一面(「法性」,攝歸「識性」),叫「無為法」。

如同大海一體而有波浪(譬喻有為法)和水(譬喻無為法)兩個面向,可以說真如無為法與一切有為法相依、相待而有,同時存在。

也就是從凡夫至佛,皆有同樣的真如存在──「一切有情平等共有」。

而真如「其性本寂」,即使是凡夫也有的這個本性寂滅的真如,說他具有這個「本來自性清淨涅槃」。

也可以說,根據這個平等、共有的、處於「不同離障狀態的真如」,真正的涅槃(後三種涅槃),類推所有眾生都都有「真如本身」,不論此真如離障與否,以此建立「本來自性清淨涅槃」。

 

涅槃的「體」是什麼?

討論涅槃的「體」之前,先說明一下唯識學對「體」的界定。

唯識學將一切法區分為「有體法」與「無體法」兩類。

「有體法」指的是依他起性之有為法(心、心所、色法) 和圓成實性之無為法 (真如)。

由阿賴耶識種子所生的有為法,都是「有體」。 有為法是種子所生的有體法。 阿賴耶識本身是自種所生,也是有體的。

真如是本來即有、不須種子生的有體法。 真如是理,不是有相的有為法現象。 唯識學所它在聖義世俗、安立諦的層面是有體,所以在《成論》常被形容為「真如理體」。

「無體法」即是遍計執性,比如對五蘊身心體錯誤感知的「實我」、意識想像的龜毛、兔角,這些現實中不存在的東西。

「體」是「性」、「實質」的意思,說某一法有「體」,表示它不是想像、虛構之物,而是有其實質的──「離言自性」。

在《成唯識論》中,「體」與「相」、「用」這兩個名詞是一起討論的,有了某種「體」,就有它相應的「相」、「用」。

後三涅槃既是因真如離開煩惱障、所知障的程度而建立,是一種顯示,可以說「有餘依涅槃」的「體」是「離開煩惱障,與所知障、五蘊身同在的真如」。

此「體」所顯示的「相」,名為「有餘依涅槃」,因「煩惱障的永遠寂滅」所以名為「涅槃」。

「無餘依涅槃」的「體」是「離開煩惱障與五蘊身的真如」,此「體」所顯示的「相」,名為「無餘依涅槃」,因「煩惱障及分段生死苦的永遠寂滅」,所以名為「涅槃」。

「無住涅槃」的「體」是「離二障的真如」,此種狀態的真如又稱為「清淨法界」,此「體」所顯示的「相」,名為「無住涅槃」,雖然此時真如伴隨菩提四智(無漏有為法)而有各種利他事業,因「離障的真如或清淨法界體性恒常寂滅」,所以名為 「涅槃」。

凡夫位時,真如被煩惱障和所知障二者所覆蔽,後三種涅槃的「相」無法顯現,只是稱那體性本是「寂滅」的真如為「本來自性清淨涅槃」。

知道了四種涅槃的意義,阿羅漢在世時證得有餘依涅槃後,死後是什麼狀態?

討論此問題前需先知道,大乘佛教對於是否有「定性聲聞」這種阿羅漢,有二種看法,一是主張有,一是主張無。

「定性聲聞」的意思是,此類根性的修行人,深切厭離生死、欣樂涅槃,因此證得阿羅漢果後,必定入無餘依涅槃,並且永遠不會脫離此境界。

《瑜伽師地論》主張有此種根性的學人;而《法華經》則主張一切眾生皆可成佛,無餘依涅槃只是一種「化城」,是佛施設讓畏懼生死的阿羅漢暫時休息的境界,所有阿羅漢終將「回小向大」,不會永遠處于涅槃狀態。

 

 

「定性聲聞」阿羅漢死後是什麼狀態?

當一個三果人徹底斷除煩惱障種子成為四果阿羅漢,能招感生死輪回的煩惱障滅盡,有餘依涅槃顯現,死後就不會再有新的異熟識出生。

《成唯識論》卷10說:

謂有二乘深樂圓寂,得生空觀,親證真如,永滅感生煩惱障盡,顯依真理有餘涅槃。 彼能感生煩惱盡故,後有異熟無由更生,現苦所依任運滅位,余有為法既無所依,與彼苦依同時頓舍,顯依真理無餘涅槃。 爾時雖無二乘身智,而由彼證可說彼有。 此位唯有清淨真如,離相湛然,寂滅安樂。 [3]

這一段的意思是:深切欣樂涅槃境界的定性聲聞,斷盡煩惱障種子,依真如理施設的有餘依涅槃相顯現。

由於能感生後世的煩惱障增上緣滅盡了,所以後世的異熟識無法再出生,到了此世微苦所依的五蘊身自然逝滅之時,因為沒有新的異熟識體作為其他色、心有為法的所依,所以死亡之時,所有有為法(包括異熟識體及以前所儲藏的各種名言種 、業種、所知障種等)與此世的五蘊身一起被捨棄,此時依真如理施設的無餘依涅槃相顯現。

這時雖然沒有二乘阿羅漢、緣覺的色身和智識(沒有能證無餘涅槃的人)存在,但由於此境界的顯現,可以說二乘阿羅漢、緣覺能有此種涅槃。

無餘涅槃中,沒有任何有為法存在,只有本性清淨的真如無為法離開一切有為法相單獨存在。

 

 

非「定性聲聞」的阿羅漢證有餘依涅槃後會如何?

這種阿羅漢就是所謂的「回小向大」,「不定性」阿羅漢,因為他已斷除煩惱障,所以不能再招感分段生死。 他證有餘依涅槃後,為了自證無上菩提及利樂有情,因此以所知障為緣作為助力的無漏業──無漏殊勝定力及悲願力,來引發有漏業感生變易身的果報。

屬於變易生死的變易身,其性是有漏性,因為它雖然由無漏業所資助,但這是疏緣,它的主因是有漏業,所以是此有漏業因的異熟果。

《瑜伽師地論》如何形容阿羅漢的涅槃?

上面的討論,以《成唯識論》為根據,此論將涅槃分為四種。

《成唯識論》所依的根本論《瑜伽師地論》只區分兩種涅槃:有餘依涅槃與無餘依涅槃。

《瑜伽師地論》主張有「定性聲聞」,此論卷80說:

問:諸阿羅漢住有餘依涅槃界中,住何等心,于無餘依般涅槃界,當般涅槃?

答:于一切相不復思惟,唯正思惟真無相界,漸入滅定滅轉識等,次異熟識舍所依止。 由異熟識無有取故,諸轉識等不復得生,唯余清淨無為離垢真法界在。 于此界中般涅槃已,不復墮于天龍、藥叉、若干達縛、若緊㮈洛、若阿素洛、若人等數。 以要言之,所有有情假想施設,遍于十方一切界、一切趣、一切生、一切生類、一切得身、一切勝生、一切地中,非此更複墮在彼數。 何以故? 由此真界離諸戲論,唯成辦者內自證故。 [4]

 

以上說法與《成唯識論》相同,二者皆說「定性聲聞」入無餘涅槃後,唯有清淨無為離垢真法界──即真如、清淨法界存在。

《瑜伽師地論》主張阿羅漢入無餘涅槃後,就無法再回小向大;若要回小向大,必須在生前住有餘涅槃狀態,才可能發起菩提心:

問:回向菩提聲聞,為住無餘依涅槃界中,能發趣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 為住有餘依涅槃界耶?

答:唯住有餘依涅槃界中,可有此事。 所以者何? 以無餘依涅槃界中,遠離一切發起事業,一切功用皆悉止息。 [5]

 

為何如此? 因為無餘依涅槃中,一切有為法包括第八異熟識體以及其中所有的種子皆被捨棄,只余留沒有功能的真如無為法存在,所以一切八識心、心所法、色法皆無法再生起,一切功能皆止息,自然無法再發菩提心。

「回小向大」的阿羅漢,成佛過程是如何呢? 此論說:

問:若唯住有餘依涅槃界中,能發趣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雲何但由一生便能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 所以者何,阿羅漢等尚當無有所余一生,何況當有多生相續?

答:由彼要當增諸壽行,方能成辦。 世尊多分依此回向菩提聲聞,密意說言:物類善男子,若有善修四神足已,能住一劫、或余一劫。 余一劫者,此中意說過於一劫。 彼雖如是增益壽行,能發趣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而所修行極成遲鈍,樂涅槃故,不如初心始業菩薩。

彼既如是增壽行已,留有根身,別作化身,同法者前方便示現,于無餘依般涅槃界而般涅槃。 由此因緣皆作是念,某名尊者于無餘依般涅槃界,已般涅槃。 彼以所留有根實身,即于此界贍部洲中,隨其所樂遠離而住,一切諸天尚不能覩,何況其餘眾生能見。 彼于涅槃多樂住故,于遍遊行彼彼世界,親近供養佛菩薩中,及于修習菩提資糧諸聖道中,若放逸時,諸佛菩薩數數覺悟,被覺悟已,于所修行能不放逸。 [6]

以上是說:回小向大的阿羅漢,為何能一生成佛?

因為此阿羅漢證有餘依涅槃後,可以用化身示現入無餘依涅槃,然後留著有根實身成變易身「增諸壽行」,此變易身連天人都看不見,且不再受分段生死,「一生」成佛。

但是此「一生」之時劫,超過一個初發心就直接修菩薩道的凡夫成佛的時間,因為他的習性喜歡住于無事的涅槃境,于廣行六度的菩薩道修行不夠精進,常需要諸佛菩薩的啟發。

 

 

佛與阿羅漢的無餘涅槃有何差異?

《成唯識論》提到佛具四種涅槃的後三種,即有餘依涅槃、無餘依涅槃、無住處涅槃。

《瑜伽師地論》只立有餘依涅槃及無餘依涅槃,而佛與阿羅漢皆有此二涅槃。

這二論的說法如何會通理解?

《成唯識論》說,佛的有餘依涅槃,並不表示佛如阿羅漢一般,還有有漏的苦依五蘊身尚未窮盡,其實是「雖無真實的有漏五蘊苦依,而示現似有餘苦依」,或說「有非苦依的無漏五蘊余留」,說佛有有餘依涅槃;說佛有無餘依涅槃,是約「 有漏的苦依五蘊已盡」說佛有無餘依涅槃。 [7]

所以佛的有餘依涅槃,不同于阿羅漢「有微苦所依未滅」的有餘依涅槃,而其實是斷盡一切有漏異熟果的無住涅槃,以無住涅槃中「雖無真實的有漏五蘊苦依,而示現似有餘苦依」或「有非苦依的無漏五蘊余留」此層面來說佛有有餘依涅槃。

同樣的,佛的無餘依涅槃,不同于阿羅漢「無二乘身智,唯有清淨真如」的無餘依涅槃,而其實是「不住生死、(聲聞無餘)涅槃,利樂有情窮未來際」的無住涅槃,以無住涅槃中「有漏的苦依五蘊已盡」此層面來說佛有無餘依涅槃。

 

《瑜伽師地論》雖然沒有「無住涅槃」此名相,但從整體法義看,很明顯論中所說佛的無餘依涅槃即是《成唯識論》說的大涅槃(佛的有餘依涅槃、無餘依涅槃、無住處涅槃,可以佛獨有的無住處涅槃為代表)。 這從下列論文中的意義即可得此結論:[8]

複次,回向菩提聲聞,若隨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爾時即同如來,于無餘依般涅槃界而般涅槃。

(回向菩提聲聞,就是前述的回小向大的阿羅漢,當他經無數劫修行後,證得無上正等正覺──即成佛時,與凡夫直接修菩薩道─菩薩種性─所成就的如來並無不同,當時即于無餘依涅槃界而般涅槃。 《成唯識論》說成佛時證轉依所顯得之大涅槃,比較二論,「于無餘依涅槃界而般涅槃」意思即是「證轉依所顯得之大涅槃」。 )

 

問:回向菩提聲聞,從本已來當言聲聞種性? 當言菩薩種性?

答:當言不定種性。 譬如安立有不定聚諸有情類于般涅槃法性聚中,當知此是不定種性。

這是指回向菩提聲聞,或回小向大的阿羅漢,屬於五種性中的「不定種性」。

 

複次,彼即于此住處轉時,如無死畏,如是亦無老病等畏,如來亦爾。

彼及所余于無餘依涅槃界中般涅槃者,于十方界當知究竟不可思議,數數現作一切有情諸利益事,如首楞伽摩三摩地中說幻師喻、若商主喻、若船師喻,當知此中道理亦爾,是名最極如來秘密。 于此及余種種差別如來秘密,勝解行地修行菩薩下忍轉時,隨其勝解差別而轉。 從此轉勝,進入增上意樂淨地。 如是乃至於九地中,輾轉增進,勝解清淨。 第十地中,于此勝解最善清淨。 于彼如來諸秘密中,是諸菩薩應正隨轉。 當知如來如是秘密,不可思議、不可度量,超過一切度量境界。

(此段是說:不論是因地是不定種性或菩薩種性,只要成佛于無餘依涅槃界而般涅槃時,境界平等,皆無各種怖畏;而且皆有不可思議的佛事業──數數現作一切有情諸利益事,這種示現是不可思議、不可度量,超過一切度量境界的最極如來秘密。 )

這些不可思議、不可度量,超過一切度量境界的最極如來秘密,在《瑜伽師地論》歸於佛無餘依涅槃界的功德。

在《成唯識論》中將成佛時的究竟轉依的「 所轉得」分為二種,一是所顯得,即大涅槃,表示大涅槃是由一切有情本來就有的真如無為法離障所顯示出來的,並不是新生得的法;二是所生得,即大菩提或稱四智相應心品,是成佛前沒有而新生的無漏有為法。

上面所說的諸佛「現作一切有情諸利益事」,即佛所現的報身、化身、淨土等,來自無漏有為法的種子現行所生的大菩提。

佛的無餘依涅槃(或大涅槃)與定性聲聞入的無餘依涅槃有何同、異處? 其中的原因是什麼?

 

《瑜伽師地論》說:

問:于無餘依涅槃界中般涅槃者,為有少分差別意趣殊異不耶?

答:一切無有。 所以者何? 非此界中可得安立下、中、上品,不可施設高下、勝劣:此是如來、此聲聞等。

問:何因緣故,無有差別? 所以者何? 諸聲聞等有餘殘障,于無餘依涅槃界中而般涅槃,佛一切障永無所有?

答:住有餘依涅槃界中,可得安立有障、無障;住無餘依涅槃界中,畢竟無障可立差別。 畢竟無障可立差別。 何以故? 于此界中,一切眾相及諸麁重皆永息故、皆永滅故。 所以者何? 諸阿羅漢住有餘依涅槃界時,一切眾相非悉永滅,異熟麁重亦非永滅,由彼說有煩惱習氣,即觀待彼相及麁重,安立有障。 住無餘依涅槃界時,彼永無有。 是故當知于此界中,無有有障、無障差別。 [9]

此處所說的「差別」,是從佛與阿羅漢的涅槃中是「有障或無障」來談的。

佛的有餘依涅槃與無餘依涅槃,二障皆已斷盡,涅槃的體是「離二障的真如」。

阿羅漢的有餘依涅槃的體是「離煩惱障、仍為所知障及五蘊身所覆的真如」,相對於佛可說是「有障」;阿羅漢入無餘涅槃時,異熟識體亦舍,識體內所藏的所知障種亦舍,也無任何有為法存在,唯余「離二障的真如」獨存,所以此「 無障」與佛無差別。

為何佛的無餘依般涅槃界有不可思議的佛事業──數數現作一切有情諸利益事,而阿羅漢的沒有?

 

《瑜伽師地論》卷80說:

問:若此界中永無有障,如諸如來離一切障,阿羅漢等亦複如是。何因緣故,阿羅漢等不同如來作諸佛事?

答:彼闕所修本弘願故,又彼種類種性爾故,阿羅漢等決定無有還起意樂而般涅槃。是故不能作諸佛事。 [10]

(在入無餘依涅槃前,阿羅漢若無機緣發起菩提願,或本身是任何況皆無法發起菩提願的種性,則死時必定入無餘涅槃,同時舍異熟識體及無漏有為法種子,只剩無功能的真如無為法獨存,所以無法作諸佛事。 )

 

佛為何能入無餘依涅槃而能作諸佛事,利益有情?

《瑜伽師地論》卷80說:

問:于無餘依涅槃界中般涅槃者,于色等法,當言獲得自在? 當言不得自在?

答:當言獲得自在。

問:此所得自在,當言能現在前? 當言不能現在前?

答:一分能現在前,一分不能現在前。 謂諸如來,于無餘依涅槃界中般涅槃已,能現在前;所余不能令現在前。

問:若此界中離諸戲論,由此因緣不墮眾數,雲何複能起現在前?

答:由先發起正弘願故,又由修習與彼相似道勢力故。 譬如正入滅盡定者,雖無是念我于滅定當可還出、或出已住,然由先時加行力故,還從定出,依有心行而起遊行;當知此中道理亦爾。 [11]

 

此段論文是說:不論阿羅漢或佛,入無餘依涅槃界時,于色法能得自在──不被系縛。

但佛在此境界,能令色法現在前──示現身、土等,但阿羅漢無此能力。

為何會有如此差別? 是因為證無餘依涅槃前,有無菩提願的緣故。 有菩提願的行者,在斷盡煩惱、所知二障後成佛才會入無餘依涅槃(大涅槃),所以不舍第八識體,異熟識體舍後,出現無垢識體,此識體永無舍時,識體內有無漏有為法種子可現行為身、土等色法,利益眾生。

無菩提願的阿羅漢,證有餘依涅槃時只斷煩惱障,若死前無有菩提願,則死時即入無餘依涅槃,舍前世異熟識體後,不再有新的識體出生,所有有為法都無發再生起,所以說于色法「不能現在前」。

 

佛的無餘依涅槃(或大涅槃)與定性聲聞入的無餘依涅槃有何同、異處? 其中的原因是什麼?

《瑜伽師地論》說:

問:于無餘依涅槃界中般涅槃者,為有少分差別意趣殊異不耶?

答:一切無有。 所以者何? 非此界中可得安立下、中、上品,不可施設高下、勝劣:此是如來、此聲聞等。

問:何因緣故,無有差別? 所以者何? 諸聲聞等有餘殘障,于無餘依涅槃界中而般涅槃,佛一切障永無所有?

答:住有餘依涅槃界中,可得安立有障、無障;住無餘依涅槃界中,畢竟無障可立差別。 畢竟無障可立差別。 何以故? 于此界中,一切眾相及諸麁重皆永息故、皆永滅故。 所以者何? 諸阿羅漢住有餘依涅槃界時,一切眾相非悉永滅,異熟麁重亦非永滅,由彼說有煩惱習氣,即觀待彼相及麁重,安立有障。 住無餘依涅槃界時,彼永無有。 是故當知于此界中,無有有障、無障差別。 [9]

此處所說的「差別」,是從佛與阿羅漢的涅槃中是「有障或無障」來談的。

佛的有餘依涅槃與無餘依涅槃,二障皆已斷盡,涅槃的體是「離二障的真如」。

阿羅漢的有餘依涅槃的體是「離煩惱障、仍為所知障及五蘊身所覆的真如」,相對於佛可說是「有障」;阿羅漢入無餘涅槃時,異熟識體亦舍,識體內所藏的所知障種亦舍,也無任何有為法存在,唯余「離二障的真如」獨存,所以此「 無障」與佛無差別。

為何佛的無餘依般涅槃界有不可思議的佛事業──數數現作一切有情諸利益事,而阿羅漢的沒有?

 

《瑜伽師地論》卷80說:

問:若此界中永無有障,如諸如來離一切障,阿羅漢等亦複如是。何因緣故,阿羅漢等不同如來作諸佛事?

答:彼闕所修本弘願故,又彼種類種性爾故,阿羅漢等決定無有還起意樂而般涅槃。是故不能作諸佛事。 [10]

(在入無餘依涅槃前,阿羅漢若無機緣發起菩提願,或本身是任何況皆無法發起菩提願的種性,則死時必定入無餘涅槃,同時舍異熟識體及無漏有為法種子,只剩無功能的真如無為法獨存,所以無法作諸佛事。 )

 

佛為何能入無餘依涅槃而能作諸佛事,利益有情?

《瑜伽師地論》卷80說:

問:于無餘依涅槃界中般涅槃者,于色等法,當言獲得自在? 當言不得自在?

答:當言獲得自在。

問:此所得自在,當言能現在前? 當言不能現在前?

答:一分能現在前,一分不能現在前。 謂諸如來,于無餘依涅槃界中般涅槃已,能現在前;所余不能令現在前。

問:若此界中離諸戲論,由此因緣不墮眾數,雲何複能起現在前?

答:由先發起正弘願故,又由修習與彼相似道勢力故。 譬如正入滅盡定者,雖無是念我于滅定當可還出、或出已住,然由先時加行力故,還從定出,依有心行而起遊行;當知此中道理亦爾。 [11]

 

此段論文是說:不論阿羅漢或佛,入無餘依涅槃界時,于色法能得自在──不被系縛。

但佛在此境界,能令色法現在前──示現身、土等,但阿羅漢無此能力。

為何會有如此差別? 是因為證無餘依涅槃前,有無菩提願的緣故。 有菩提願的行者,在斷盡煩惱、所知二障後成佛才會入無餘依涅槃(大涅槃),所以不舍第八識體,異熟識體舍後,出現無垢識體,此識體永無舍時,識體內有無漏有為法種子可現行為身、土等色法,利益眾生。

無菩提願的阿羅漢,證有餘依涅槃時只斷煩惱障,若死前無有菩提願,則死時即入無餘依涅槃,舍前世異熟識體後,不再有新的識體出生,所有有為法都無發再生起,所以說于色法「不能現在前」。

 

 

[1] (CBETA, T31, no. 1585, p. 55, b3-6)

[2] (CBETA, T31, no. 1585, p. 55, b7-20)

[3] (CBETA, T31, no. 1585, p. 55, c4-11)

[4] 《瑜伽師地論》卷80 (CBETA, T30, no. 1579, p. 748, a14-26)

[5] 《瑜伽師地論》卷80 (CBETA, T30, no. 1579, p. 749, a5-9)

[6] 《瑜伽師地論》卷80 (CBETA, T30, no. 1579, p. 749, a10-b1)

[7] 《成唯識論》卷10:「如何善逝有有餘依? 雖無實依而現似有。 或苦依盡說無餘依,非苦依在說有餘依。 」(CBETA, T31, no. 1585, p. 55, b20-22)

[8] 《瑜伽師地論》卷80 (CBETA, T30, no. 1579, p. 749, b19-c10)

[9] 《瑜伽師地論》卷80 (CBETA, T30, no. 1579, p. 748, b25-c10)

[10] 《瑜伽師地論》卷80 (CBETA, T30, no. 1579, p. 748, c10-16)

[11] 《瑜伽師地論》卷80 (CBETA, T30, no. 1579, p. 748, c21-p. 749, a4)

arrow
arrow

    瑯琊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