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cessory-burnt-ceremony-326627.jpg

 

1.  簡介:

本文的佛經故事翻譯和譯者按語,出自莊春江先生編輯的《阿含經故事選》。

 

筆者之前的文章,以正覺同修會做負面教材,希望讀者瞭解追求真理的路途上,可能出現的偏斜現象。 這個佛典選讀系列,是希望讀者,通過親自閱讀經典故事,瞭解 佛陀是一個怎樣的「人天導師」。

 

經典裡面的佛陀,心胸寬廣、謙虛、理智、無執、無諍,教導弟子把看清真相、捨棄邪見、趨向解脫放在第一位,從來不曾把佛法變成教條、形式、膜拜、迷信、非理性的情執,或是與金錢掛鉤。

 

以下這一篇經文,出自南傳的《長部》和北傳的《長阿含》。 其中 世尊的教導,可以做為我們辨識真理和真正善知識的標準。 學子可以以此標準為尺,檢視我們所追隨信受的善知識,是否真的理解佛陀的教導,是否真的可以將這些教導,實踐在其僧團和道場裡面。

 

 

2. 經文:

有一次,佛陀和追隨他的比丘弟子們,在印度當時的摩揭陀國境內游化,打算從首都王舍城,前往北邊的那爛陀城。

在佛陀與比丘們一行人的後面,有一對外道沙門師徒,正好也同路,為師的名叫「須卑」,徒弟名叫「梵達摩納」。 一路上,那位老師一直不停地誹謗佛陀,也誹謗佛法與比丘們,而他的徒弟卻一直與他唱反調,不斷地稱讚佛陀、佛法與比丘們。

這一天傍晚,大家都來到路途中的一個庵婆羅樹園內,準備在園內國王建的公共房舍過夜。 即使到了這個時候,這對外道沙們師徒,還沒能停止他們謗佛、贊佛的爭論。 這個情況,讓比丘們不禁對這兩位奇怪的師徒議論起來。

大家都認為,相對於這位外道老師的不了解徒弟,佛陀的善知人們志趣,是多麼的稀有難得啊!

佛陀知道比丘們在講堂聚集,就來詢問他們到底在議論什麼。 於是,比丘們將他們議論的原委,告訴了佛陀。

佛陀因而教導比丘們說:

「比丘們! 如果聽到別人誹謗如來、佛法和僧團,大家不要憂愁、傷心,也不要因此而憤怒,甚至懷恨在心而意圖報復,因為,這樣只會帶給大家障礙,不能如實地判斷別人所說的是有道理的,還是錯誤的。

反之,聽了別人讚歎如來、佛法和僧團,也不要感到欣悅、愉快,因為,這也會帶給大家障礙,不能如實地判斷別人所說的是有道理的,還是錯誤的。 」

接著,佛陀又說:

「比丘們! 一般凡夫,都只從一些細瑣、微小、世俗的戒行,例如五戒、十善、儉樸嚴謹的正命生活、乞食、不蓄積財物等來讚歎如來而已,不能從如來所證得的深奧、微妙、大光明之法這一方面來讚歎佛陀。 只有從如來所證得的深奧、微妙、大光明之法來讚歎,才是真正如實的讚歎如來。

什麼是如來所證得的深奧、微妙、大光明之法呢? 佛陀那個時代的沙門、婆羅門們,有著種種的邪知、邪見,總括歸納起來,不外乎是全然的常見,部分的常見,無因、無緣論,有邊、無邊論,不定詭辯論,

有想論,無想論,非有想非無想論,斷滅論,不正確的現法涅槃論等,共十類六十二種,稱為「六十二見」。

這六十二見的歸納,就像灑在小池塘中的大漁網,網住了世間所有的邪知、邪見。 而佛陀所證的深奧、微妙、大光明之法,就是遠離了這六十二見,在日常生活六根對六境的認識過程中,如實知認識與感受生起的真正原因,以及其所引發煩惱的根除方法認識與感受, 是如何地讓人們因貪愛而陷入味著,味著又如何在無常變化下轉為禍患,聖者又如何從中超越與出離。

由於能超越與出離,所以聖者切斷了推動流轉到下一生的根,就像斬斷一棵枝葉茂密的大樹樹根,這棵樹就隨之枯萎,永遠不再生一樣,這就是佛陀所證的深奧、微妙、大光明之法。

能夠從這裡來讚歎佛陀,才是真正的讚歎。

 

 

3.  重點討論:

  • 佛陀教弟子,聽到他人對佛陀的誹毀和讚歎,無需難過憤慨;聽到讚歎,也不要高興。 因為生起這些情緒,必然妨礙我們無法客觀分辨對錯、令我們無法正確理解對方的道理和緣由。 換句話說,看待任何人的說法,都需要排除我們自己的主觀情執,保持客觀、冷靜、謙虛,即便是對佛陀的說法,都不需要執著,都可以質疑和批評。

 

  • 面對誹毀,佛陀不會用「我是佛陀,我證量多高,所以我的說法和解讀一定是正確的」回應。 不但不首先強調自己的正確,佛陀還教導比丘,應該先清楚理解他人論證的道理,才做出回應,不應該沒有聽明白他人的道理,就先用「佛陀是對的」這種假設去否定批評者。

 

  • 讚歎佛陀的真義:凡俗人通過瑣碎、微小、世俗的善行,比如持戒、行善、生活簡樸等,來讚歎如來。 佛陀說:真正讚歎如來的人,是能夠證得佛陀 法教的人。

 

  • 佛陀的法教,就是認清各種邪見,並且在日常生活中,反復觀察貪愛和執著如何引發煩惱和苦果,令我們陷入無法終結的輪回裡面。 即使是修習以成佛為目標的大乘佛法的行者,雖然不取證涅槃,但還是應該以此為修行的根本,破除我執、法執。

 

  • 用金錢和勞力計算的「福德」,即不是證果所需要的條件,更不是修行的首要,所以佛陀在此經,將這些歸於「瑣碎、微小、世俗」的讚歎如來方式。 倘若積集福德背後隱藏執著和計較,那就更與證果全不相應──除非所得的果證沒有實質。

 

  • 小乘的修行,不強調福德 。 大乘菩薩道福德、智慧並重,但二者都是以無執為修行的的核心,以「般若波羅蜜多」統攝福德和智慧:以無執的心修習一切善法、培植福德,利益眾生,因為不計較果報的佈施、持戒、忍辱所獲得的福德,果報無量不可思議。 這樣的福德遠非從執著、計較之心所得的福德可比。 所以,《般若經》的<校量功德品>說: 「佛因為修習般若波羅蜜多得一切智智和相好身」。

 

  • 《大寶積經》:「復次,迦葉! 菩薩有四真實菩薩。 何謂為四? 能信解空,亦信業報。 知一切法無有吾我,而於眾生起大悲心。 深樂涅槃,而遊生死。 所作行施,皆為眾生,不求果報。 迦葉! 是為四種真實菩薩福德。 」真實的菩薩,「所作行施,皆為眾生,不求果報。 」菩薩累積福德,以財物和佛法來攝受眾生。 但所有的施予,純粹是為了讓眾生得利,而不是希望聚集大量眷屬,壯大自己的道場。 菩薩獲得功德,全部迴向眾生,不是為了自己此生和來世的果報。

 

  • 正如譯者莊春江所總結:「佛教的興衰,不能只從佛教信仰者的多少、佛教事業的規模,或者是佛教活動受歡迎的程度來看,而是得更在乎佛法珍貴的核心內涵,是不是真的被闡揚了;佛教的信仰者, 是不是真的能理解並接受佛法核心思想了來看。  這一點,是正覺曾經強調過的一個理念,只是正覺唯是空談,並無實踐,其開悟聖者,沒有大乘小乘見道的實質,其開悟制度利益交換,其密意更是違背 佛陀法教

 

 

4.  編者莊春江按語:

一、 本則故事取材自《漢譯南傳大藏經》(元亨寺譯本,下略)《長部第一梵網經》、《佛光大藏經》(佛光出版社,下略)《長阿含第二一梵動經》。

二、 依據故事中佛陀的教說,知道佛法的修學,不能只停留在戒行嚴謹上。 真正佛法的優勢,是在正見,以及從正見發展出來離煩惱、我執,斷除生命流轉的正行上。 這些精髓,經中所舉的代表,就是「六觸」與「受」的「集、滅、味、患、離」,也就是故事中所說認識與感受的「原因、根除、味著、禍患、超越與出離」。 這是「四聖諦」的開演,也是從「緣起正見」開展出來的正行。

三、經中所舉佛陀的清淨戒行,包括了不從事任何形式的占卜、護摩(按:火供)、算命、咒術、醫療等,值得我們注意。

 

【筆者按:出家人不從事任何形式的占卜、護摩(按:火供)、算命、咒術、醫療。 比丘只能以乞食來活命,不能以各種「職業」來賺錢。 北傳的《五分律》:

有許多比丘不務正業,不認真修行,竟跑去學習各種占卜法術,當時被許多在家人看見,便譏笑譴責這些比丘:「唉! 佛教的出家人連知見都尚且不能清淨,又如何能知未來的事情? 」

這事被佛知悉,佛陀正式制定戒律:「不准比丘學習或從事占卜,違犯者犯突吉羅罪! 」

有許多比丘開始學起一種叫迷人咒的咒術。 這事也被佛得悉,佛陀制戒:「不准學習並持誦咒語,違犯者得偷蘭遮罪! 」

又有許多比丘開始學習一種能控制死屍及召喚亡靈的咒語。 這事又被佛知道,佛陀制戒:「不准學習並持誦咒語,違犯者得偷蘭遮罪! 」

又有許多比丘跑去問算命師,欲占卜未來的吉凶。 這事也被佛知道,佛制戒:「不准跑去算命、或占卜、或抽籤,違犯者得突吉羅罪! 」

 

諸比丘學種種卜。 諸白衣譏呵言。

沙門釋子不能自淨其見。 何能知未然事。

諸比丘以是白佛。 佛言。 不聽。 犯者突吉羅。

諸比丘學迷人咒。 佛言。 不聽。 犯者偷蘭遮。

諸比丘學起死人咒。 佛言。 不聽。 犯者偷蘭遮。

諸比丘問卜相師欲自知吉凶。 佛言不聽。

犯者突吉羅。 】

 

 

arrow
arrow

    瑯琊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