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菩提路》(五之十四):張志成——蕭平實發明第八識的「不可知執受」是執著前世屍骨,第八識可以「施殃子孫」?

一、正覺同修會對「四尋思」、「四加行」的錯解
【琅琊閣】:上一篇我們概略説明了大乘唯識經論的「四尋思」、「四加行」。正覺同修會不是沒有教導「四尋思」、「四加行」,正覺同修會教導的「四尋思」、「四加行」,只有空洞的名詞理論,學員聽完了這些内容,就像聽完了其他法義,不成體系,無法實際應用。正覺禪三的「參究」錄取和印證只需要知道與「開悟密意」相關的内容,無需定力,更不用「四尋思」、「四加行」。
【張志成】: 我明心前聽親教師講的「四尋思」、「四加行」,就感覺很膚淺,而且明心時完全用不上,我身邊沒有一個人知道具體如何操作「四尋思」,它的意義何在,因爲跟導師的「密意」完全無關。我明心之後再聽「四尋思」,發現一個很大的問題:正覺的「四尋思」、「四加行」不是唯識經論的説法,蕭平實「明心密意」與四尋思沒有關係,也無法銜接。
【琅琊閣】:如果有讀懂前面的文章的讀者,應該發現這裏面真正的「密意」:
- 二乘法:是透過觀察一切法(五蘊十八界),去除有一個能主宰、不變的「真實我」的錯覺(增益執),因此斷我見。
- 大乘法:是透過觀察一切法(五蘊十八界),在去除「實我」的錯覺之上,進一步去除「實法」的錯覺,由此證得真如——一切法上無有分別的本然相狀。
- 蕭平實的「密意」:想象第八識如何持身,尋思蕭平實的「密意答案」
【張志成】: 找密意不需要觀察一切現象,不需要透過分析名、義、自性、差別破除對名稱、概念、自性、差異等的强烈執著。「密意」的答案是蕭導師設定的,導師要「幫你開悟」,自然會告訴你、引導你,你要尋思的只是蕭導師需要的「標準答案」是什麽!拜佛和讀書都是「猜密意」的方法。
【琅琊閣】:大部分正覺學員真正的「加行」有幾種:1. 拼命拜佛,2. 讀蕭導師的書找答案,和《我的菩提路》找答案(猜到的人去檢驗自己的答案),3. 已經上了幾次禪三的人,讀書尋找禪三過關問題的答案。
至於「四尋思」,善於鑽營的正覺學員尋思的是:1. 捐多少錢,是不是禪三前一次性大筆捐,2. 做什麽義工福德比較大,3. 跟哪位「上位菩薩」做事或是能夠得到推薦,4. 如果得到親教師的推薦,讓親教師覺得你有定力、慧力。認識于永軍師兄的人,很多都聽過他的「捐錢和聽話」的快速開悟理論,這才是最有效的「正覺四尋思」!
【張志成】: 正覺的根本問題不是它的「四尋思」、「四加行」處處都是錯誤。根本問題是:正覺的「開悟密意」本身就是一種「我見、法執」,用唯識名相說就是「遍計所執」。理論基礎是「以阿賴耶識為真實我的我見」,觀行當然也是在增加鞏固這個「我見」,所以它的整套理論和觀行與大乘、二乘見道是背反關係。比如大家去拜佛,這個過程「止觀」是平行進行,不是相輔相成,因爲只是要通過拜佛的動作找「密意」,不是真的去觀一切法,大家爲了開悟努力「加行」,結果不是斷我見,是增加了一種我見。